「神童」迷思驅使中國兒童教育 魏晉父母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把鏡頭帶到中國歷史上的孩童,日前已知曉漢代人對神童的關注,那麼神童對於中國兒童的教育、家教又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與漢代相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書、文學作品,關於神童的相關事蹟,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出現。比如今人多聽過其大名的美男潘安(247-300年),小時候也被冠上「奇童」稱號:
「潘岳字安仁(後人多以潘安稱之),滎陽中牟(今河南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邪內史。嶽少以才穎見稱,鄉邑號為奇童,謂終賈之儔也。早闢司空太尉府,舉秀才」。
東晉將領李矩,幼時與玩伴遊戲時還展現出軍事天份:「李矩字世回,平陽(今浙江省温州市平陽縣)人也。童齔(音趁,乳齒脱換為成人牙齒,即童年)時,與眾兒聚戲,便為其率,計劃指授,有成人之量。及長,為吏……徵西將軍梁王彤(司馬彤,3世紀-302年)以為牙門(中階軍官,保衞軍隊與主帥防禦安危)」。
潘安、李矩雖幼時被稱為天才、神童,但他們在成年後的表現並無太多優異之處。除此之外《世説新語.夙慧篇》,便是專載名人的童年是如何機智、與常人不同的表現。不過如此在意名人的童年表現,也顯示出當時人們以培育神童為職志。
魏晉時期的人們對於神童有如此高的關注,自然也影響了兒童教育的發展方向。魏晉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為了維持其家族在社會之地位、政治上的權力等,相當重視族中子弟的教育、品格養成等,而有《家訓》、《家範》、《家誡》、《家教》、《家法》等著作問世,期望能「整齊門內,提撕子孫」。
魏晉南北朝各大世家,自然也會希望下一代是個與一般孩童不同的優秀兒童,家訓之風相當鼎盛,可看出對子孫寄予厚望。像是曹魏將領王昶(2世紀-259年)寫《家誡》勸勉孩子要「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知進知退、知足節慾、保世持家、永全福祿」。王昶兩個孩子在教導下,顯名於世。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365-427年),也寫了《與子儼等疏》、《命子詩》,鼓勵孩子努力向學:「日居月諸,漸免子孩。福不虛至,禍亦易來。夙興夜寐,願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詩句中流露出對孩子不成才的無奈與憤怒。
這些內容豐富、多樣的家訓書籍,也全都成為孩子的啓蒙讀物,可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並非現代家長才有的觀念。漢代、魏晉時期的父母在「神童」的迷思下,對孩子有着超高的要求標準。這種盼望孩子將來出息的濃烈期望,至今仍存在許多華人家長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