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草非草花非花 清代風靡東西方的蓪草紙
在內地,隨着愈來愈多的年輕人穿着漢服上街,也帶動起與漢服相關的服飾配件蓬勃發展,除了髮簪、荷包香囊、繡花鞋等,不少即將失傳的傳統工藝,通過漢服與影視戲劇重新進入到大眾的視野中。
而在塑膠花尚未問世前,若想要簪花為飾,可以通過製作絨花、纏花,以及蓪草,便能達到花開不敗的效果。
中國歷史上的蓪草工藝
蓪草俗稱「通脱木」、「通草」, 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南方地區,台灣也有蓪草分布。蓪草雖然名字帶有「草」字,但其外型與木瓜樹相仿,實為喬木。其莖幹內有着木髓細胞組織,可以抽出製作成各種工藝品。除了製作成蓪草紙,人造花外,也能做成書畫用紙、明信片、色紙、詩箋、名片、書籤、玩偶以及假髮,有各種用途。
中國歷史上關於蓪草的記載,可見《山海經.中山經》:「又東北二十里,曰升山,其木多谷柞棘,其草多藷藇蕙,多寇脱」,文中的「寇脱」即通脱木(蓪草)的別稱。唐代藥物學者陳藏器(681-757年)所著《本草拾遺》,對蓪草已有詳細的介紹與應用:「通脱木(蓪草之別稱),生山側。葉似萆(音杯,一種萵類的草)麻,心中有瓤(音攘,指物體內部包着的東西),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
不過取蓪草髓心製成花飾,在唐代以前就有記載,《建康實錄》載晉惠帝(259-307年)曾命宮女準備五彩蓪草紙花作為節慶裝飾用。由蓪草所製作的飾品,被稱作「不謝之花」,可以保存很長一段時間。
清代台灣的蓪草記錄
蓪草既可入藥,其髓心又能製作成花飾、書畫紙張,因而有極大的需求與經濟價值。台灣的原生種蓪草,由於廣泛分布在台灣西部,於清代時便成為原住民的交易貨品之一,《諸羅縣志》寫道:「各社於夏、秋時,劃蟒甲(原住民的獨木舟),載土產(如鹿脯、通草、水藤之類),順流出近社之旁,與漢人互市。漢人亦用蟒甲載貨以入,灘流迅急,蟒甲多覆溺破碎;雖利可倍蓰(由一倍到五倍,形容很多),必通事熟於地理、稍通其語者,乃敢孤注一擲」。
即使交通不便、承載蓪草的獨木舟翻覆,在龐大的經濟利益下,漢人還是要和原住民交易蓪草。除了漢人自身對蓪草的需求外,描繪在蓪草紙上、融合東西方風格的水彩畫,使西方人也為蓪草紙着迷。
西方稱為「米紙」的蓪草紙
大約乾隆年間(1736-1795年),廣州地區的畫室流行在蓪草紙上作畫,除了一般的山水、花鳥畫外,人物畫方面則呈現出各行各業的生活、生產工序等題材,再用西洋畫的習慣,製成畫冊、卡片。由於具備價格便宜、畫面小,易於攜帶等優點,促使許多來華的西方商人、軍人、水手、遊客等,便會購買蓪草紙畫,當作回國饋贈親友的紀念禮物。
通過《馬可.波羅遊記》,大約17世紀末到18世紀,歐洲各國吹起一陣「中國風」,紛紛爭相收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器物,如錦繡、瓷器、茶葉等。在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殷弘緒(Père Francois Francis Xavier d』Entrecolles,1664-1741年)的信件下,歐洲人認識了具有光澤、潔白透亮的蓪草紙,不過他們誤以為其由白米制成,而將其稱為「米紙」(rice paper)。
在保麗龍和塑膠這類石化工業產品尚未充斥於日常生活時,曬乾後有極高可塑性的蓪草髓心,除了是美術方面的重要材料,還能做成中藥材、防潮用的填充物,甚至是釣魚用的浮標,運用極廣。但隨着1950年代塑膠花工業發展、美國鑑定發現蓪草紙繪畫所使用的染料具有毒性,讓蓪草葉逐漸走下坡,不復清代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