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康熙帝統一台灣始末:和統無望 被迫武統

撰文:關岭
出版:更新: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清廷為了防止內地民眾與鄭成功抗清勢力聯繫,實行海禁,兩岸從此陷入對峙狀態。對佔據台灣的鄭氏政權,清廷的本意是力主和平統一,並與鄭氏進行了持續十多年的和平談判,幾多波折,但和平統一毫無結果。耐心等待多年,直到時機成熟後,康熙帝最終決定對台動武。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兵20,000餘人,乘戰船200餘艘出征澎湖,擊沉鄭軍戰船159艘,鄭軍死傷12,000人,浮屍遍海,劉國軒僅率31艘戰船逃回台灣。圖為澎湖海戰圖。(台灣歷史博物館)

順治十八年(1661),康熙帝即位不久,奉南明為正朔的鄭成功率軍橫渡台灣海峽,次年擊敗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五個月後鄭成功病逝,內部發生權力鬥爭。清廷乘機派使者企圖說服鄭成功之子鄭經歸降。鄭經為了減輕壓力,交出南明皇帝賜給的敕書、印璽。清廷要求台灣人遷回內地、剃髮易服,但鄭經拒絕。

康熙二年(1663)清朝出兵攻打鄭氏在大陸的最後一個據點廈門,並乘勝出征台灣,在海上突遇颱風,船隻沉沒,無功而返。

康熙六年(1667)清廷派總兵孔元章赴台灣招撫,答應鄭經如歸順,可封「八閩王」,但鄭經拒絕招撫。

康熙八年(1669)康熙帝逮捕權臣鰲拜正式親政後,又派刑部尚書明珠南下福建,主持對台和談,令興化府知府慕天顏赴台,宣示招撫之意。清廷作出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世守台灣。鄭經則提出:「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康熙帝答覆:「若鄭經留戀台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康熙帝反對台灣成為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故談判破裂。

康熙十二年(1673),清朝發生三藩之亂後,鄭經乘機進攻福建、廣東。轉戰數年,孤軍難支,康熙十九年(1680)退回台灣。清廷再次爭取和談,福建總督姚啟聖派副將黃朝用赴台。鄭經要求「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稱臣奉貢,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帝不同意台灣比照琉球、高麗之例,認為「台灣人皆閩人,不得與琉球、高麗比」,和談又無結果。

持續十多年的和平談判並未能改變海峽兩岸的對峙局面。康熙帝最終認識到,以純粹的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要實現統一,必須訴諸武力。

康熙二十年(1681),兩岸情勢發生逆轉,出現了有利於清朝而不利於台灣鄭氏的變化。這一年,清朝徹底平定三藩之亂,而台灣因鄭經病逝再次引發史稱東寧之變的權力鬥爭,其子鄭克塽繼位,民心逐漸渙散,實力大不如前。次年,清廷討論如何解決台灣問題,很多人反對武力攻台。而康熙帝認為時機已到,便作出武力統一台灣的決策,並起用鄭氏降將施琅擔任福建水師提督,準備攻台。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兵二萬餘人,乘戰船二百餘艘出征。在歷時七晝夜的澎湖海戰中,鄭軍大敗,浮屍遍海。澎湖失守,台灣失去最後一道屏障。鄭氏極為恐慌,有人主張投降,有人主張死守,有人主張撤往呂宋(今菲律賓呂宋島)。

施琅沒有趁勢發兵攻台,而是進行政治爭取工作,優禮相待被俘台灣兵將,並賞給銀米。傷殘者醫治之後釋放回台,令他們宣示招撫之意。一時間,台灣民眾「莫不解體歸心,唯恐王師之不早來」。與此同時,施琅上疏清廷,建議招撫鄭氏,康熙帝傳旨同意。鄭克塽無力抵抗,決定投降,施琅率軍登錄台灣,台灣遂吿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