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活動鞭炮煙火惹民怨 台宮廟真能重回日據時代找傳統?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日前,台灣台北艋舺青山宮因慶祝建廟165周年與主祀神明誕辰,舉行為期三天的繞境活動。由於活動邀請全台知名宮廟贊境,使第三天(12月6日)遶境的行程嚴重延遲到隔日上午七時半才結束,加上一整個晚上鞭炮、煙火聲不斷,嚴重干擾民眾安眠,引起大眾不滿。

此事件過後,要求宮廟改進再度成為台灣熱門的輿論話題,不少網友表示台灣的宮廟文化在黑道介入後已經變質,認為該從歷史中找回傳統。而一段錄製於1930年代的遶境影片,近日於台灣社群網站瘋傳,民眾表示這才是繞境該有的樣子。但是,日據時代的台灣宮廟文化,真的像影片呈現般的美好嗎?

青山宮廟會遶境結束後,不少台灣網友找出這段影片,認為過去台灣的遶境「傳統」是莊嚴、整齊與充滿秩序的。(Youtube影片:1930年2月15日台灣台南廟宇慶典神明遶境紀實)

清代台灣民間信仰特色

今日台灣人普遍信奉的民間信仰,皆由清代漢人移民所帶來。由於先民渡海來台不易,即使幸運躲過台灣海峽上的風浪,台灣島上因氣候產生的瘴癘之氣,不僅使移民水土不服,也容易染上疫病。在醫療匱乏的清代,民眾只能將一切寄託於家鄉的神明護佑,於是眾多來自中國大陸閩粵地區的神祇,成為漢人移民聚落的保護神。在來台人數稀少、缺乏家族資源支持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依賴同鄉或是同村的關係,而其所供奉的相同神祇,自然成為群體的精神象徵。

清代台灣的寺廟功能還不僅於此,以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的台北萬華龍山寺來說,除了是福建泉州移民的信仰中心外,其發展與清代艋舺市區開發息息相關,龍山寺更是泉州晉江、惠安與南安之三邑商人的行郊中心,因此擁有雄厚的財產和強大的武力,亦對官府行政具有影響力。因此常有官府向寺廟示弱的情況出現,可見擁有龐大地方勢力的宮廟,讓官員對於寺廟管理上多采消極方式。據學者研究,台灣的民間信仰在日本殖民以前,未曾經歷過官方強力管制的情形。

台北萬華龍山寺從清代以來的發展,與台北艋舺地區有着密切關係。 (IG@shiho_so1018 )

日人初到台灣 破壞宮廟

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後,漢人的傳統信仰馬上受到很大的衝擊,比如日軍初登入台灣島後,即佔據寺廟作為軍用。像是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台北孔廟(今已不存,原址為今日北一女高中),於日據初期被改為日軍屯駐場所,不僅至聖先師與眾多先賢牌位遭到破壞,廟方所收藏的禮樂儀器遭到丟失,祭孔典禮更是無法舉行,最後被拆除。

由於日軍肆無忌憚地破壞廟宇的行為讓台灣民眾反感,導致對日人施政多有抗拒心理。首任總督樺山資紀(1837-1922年)發表的《治台宣言》中表示,對於台灣人宗教舊慣與信仰方面採綏撫政策,即尊重台灣固有寺廟,不容許軍隊破壞。但當時抗日起義四起,也無暇約束有日軍破壞廟宇的行為。

廟會迎神活動受歡迎

不過當時民間的宗教信仰氛圍仍舊濃厚。從一份1905年的舊慣調查報吿,可以看出台灣人究竟有多喜歡「迎鬧熱」(閩南語,意迎神活動),一個擁有2甲地(1甲地約9,699平方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茶農,統計其一年的開銷,竟有百分之39花費在祭神、婚喪喜慶等宗教活動上。

通過留下來的史料可以發現,無論是清代,還是日據時期,台灣民眾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宗教活動上。圖為每年農曆三月的台灣大甲鎮瀾宮媽祖繞境活動。(袁愷勛/多維新聞)

而從《台灣日日新報》(1925年11月17日,《鋪家媽祖迎神遶境志盛》)的記載,便能發現台人的祭神迎神活動具有濃厚的商業性質:「台北茶商鋪家金協和媽祖逸境……沿道觀客,甚形擁擠,康莊大衢,幾至肩肩相摩。蓋例年稀見之盛況也……東邀主要官民,同業者及茶業關係者,於自宅開祝宴」。諸多迎神活動,像是媽袓遶境、城隍爺誕辰等,常出現摩肩擦踵的盛況。雖然日人興建鐵路是為了軍事與便於統治台人,但火車也成為各地民眾參與外地迎神盛事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宮廟周邊店家也會與廟方人員、同業或是相關業者參與盛事,讓迎神祭典規模比過去清代更盛大。

西來庵事件後 台人民間信仰遭日人嚴重打壓

雖然日據初期總督府對於台灣漢人民間信仰,採取只要不危害公序良俗,對其活動均予公認的態度,不過這樣的情形於1915年後有了變化。一場發生在台南噍吧哖(今台南市玉井區)的武裝抗日行動-西來庵事件,讓日人決定要管理台人的民間信仰。

台南西來庵:余清芳宣揚其抗日行動處,原本在台南市亭仔腳街(今日青年路121號)附近。(維基)

事件之策劃地點在西來庵五福王爺廟,該廟建於1911年,為當地民眾扶鸞問事的場所。發起人余清芳(1879-1915年)通過宗教,鼓動信眾2,000人號召抗日,但行動最終失敗,有高達866人被處以死刑。為台灣日據時期諸多抗日起事中,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一次。此事件後,總督府便着手整飭台灣和人民間信仰,以避免相似的抗日事件再度發生。

矯正台民迷信 消弭傳統宗教

西來庵事件後總督府頒佈《依照本島舊慣寺廟之設立廢合辦理案》限制台灣人築廟,還設置「社寺課」與「南瀛佛教會」來指導、監督台灣民間信仰,這兩個組織也成為殖民政府取締台灣宗教組織的利器。同時日本政府開始在台傳播日本佛教,並推薦日人僧侶擔任台灣寺廟的住持或堂主,方便監視、控制台人宗教活動。

隨着殖民政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後,台人的民間信仰遭到更進一步的壓迫,在日人眼中,台灣民間信仰是一項必須消除的迷信與陋習。1938年,總督府頒佈《寺廟整理運動》,其內容主旨在消滅台人的民間信仰,使其接受日本宗教進而從精神上同化成日本人。通過寺廟的合併、拆除、撤除神佛像、合祀與燒燬等手段,如強迫台人佛教寺院依附於日本佛教各宗派之下、全廢宮廟,或是強迫宮廟拆除屋脊的燕尾,全改為日式等。而寺廟中的神佛像,土塑者一律摧毀,木雕者多燒燬,少部份改送至政府研究單位典藏。

在全台各地,只要稍有歷史的廟宇多少能看到過去日據時代的痕迹。圖中的廟宇為台南新營太子宮(照片看到的是廟宇後方),其右前方有座日本鳥居。(微博@阿誠的白日夢)

當時,連台灣人家中的祖先牌位都難逃燒燬的劫難,不過《寺廟整理運動》最後還是被迫中止。原因是英美兩國以台灣民間信仰為例,向東南亞各國宣傳,若被日本攻佔,信奉基督宗教、伊斯蘭教與華人傳統信仰者,必受到宗教壓迫。於是在外界壓力下,日本才停止在台灣推行廢毀宮廟一事。

細看台灣宮廟自清代至日據時代的轉變,在日人的控制下,其實受到非常大的影響,一些台灣中南部的宮廟還能看到從日式建築改建回來的痕迹。雖然今日的台灣廟會文化有許多弊病,如半夜放鞭炮、煙火,以及遶境過後遺留的垃圾等,但也不可盡憑一小段影片,就美化日據時代的種種,忽視當時日本人對宮廟的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