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交織 亞洲織品工藝的花樣文章
為讓台灣民眾了解故宮南院豐富的亞洲織品收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特地於8月19日下午舉行「故宮夏日沙龍活動」,邀請故宮南院資深志工王彗鐘,以「穿梭亞洲-繽紛多彩的織品」為題,向民眾介紹亞洲各地多樣絢麗的織品工藝。
王彗鐘首先以織品的「織」來說明織布的特色。東漢《說文解字》載:「織,做布帛之總名也。以糸戠(音同「直」,意聚合)聲。」織品起初是為了保暖、避免受傷,後為了布料裝飾的變化,逐漸在外觀上有了階級區分、族群識別、慶典祭祀、藝術等方面的作用。
台灣故宮南院將館藏織品依地區分為五大類: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與西亞,王彗鐘也就首先從「絲綢的故鄉」、位在東亞地區的中國說起。東亞絲織品已有5000多年的發展歷史,千年下來累積相當豐富多樣的織、染、繡工藝,織物更以此提升至藝術境界,並影響周邊族群,如日本在此基礎上發明出「西陣織」、「友禪染」、「鹿子染」等特色工藝。
由於中華文化有相當豐富多樣的織、染、繡工藝,因此王彗鐘便搭配故宮南院館藏文物向民眾說明織品中常見的布料、織法、繡法等名詞。像是常見的平紋(又稱平織),為相互垂直排列的直線(經)與橫線(緯),一上一下交織,每隔一根經線就交錯一次,織物表裏組織(正、反面)相同。由於交織點多,因此紗線沒那麼緊密,與其他布料相比較為輕薄,如絹、綢等布料就屬平紋。
斜紋,為經線與緯線垂直交錯,不過經線與平紋相比有所變化,不限於一根經線交錯一次,可能隔三根經線等,讓織眼以斜狀排列。織物的正反面布同,由於交織次數少,布料相對來說較為柔軟,如綾、羅等布料就屬斜紋。緞紋,為經線與緯線以一定的間隔交織而成,由於交織點互不連續,但均勻分布,讓織物表面浮有較長的經線與緯線,而有相對平整的光澤,如緞就屬於緞紋。
王彗鐘接着介紹各種裝飾織法,首先是「提花」,其圖案是使用織布的方式,用不同顏色的紗織出花紋,特徵為布料正反面紋路相反,與繡花相比成本更高,但透氣性佳。再來是「緙絲」,又稱為刻絲。為單層的平紋組織,主要在經紗的架構上以不同色彩的緯紗,利用小梭在圖案設計內局部來回穿梭,不橫貫全部,利用「通經回緯法」(緯線由不定數的彩絨段拼接而成,不受顏色限制),織出彩色圖紋且正反面的效果相同。由於緙絲的織造方式讓不同色區之間的緯紗並不重迭,因此圖案輪廓間會有縫隙,宛如鑲刻一般,故又稱「刻絲」。
「妝花」,始於唐宋,織造過程極為複雜,也採通經回緯法(經緯同時顯花),主要用各種彩色緯線,在織物上「挖花盤織」。為在同一件織物上配織十幾甚至幾十種顏色,甚至可「逐花變色」形成不同色彩花紋,多運用在緞、羅與絹布上,目前「挖花盤織」與「逐花變色」的工藝只能依靠手工,無法以機器取代。「盤金繡」,以金或金屬線為繡線,釘繡出圖案,而繡線依圖案盤旋釘縫,稱為盤金繡。通常會以金線銀線等不同繡線並置,讓花紋顯示出微妙的色差,多用於明清宮廷織品服飾。
「絣織」(絣,音崩)是一種在亞洲地區相當普遍的織染工藝,各地區民族皆有不同的說法,如中國、日本稱其為「絣織」;阿拉伯地區則稱為「asab」、印度稱為「patola」、中亞地區將其稱為「atlas」(艾德萊斯綢,舊稱為「khan- atlas」,意為「可汗的絲綢」)等,不過今日國際上多以馬來人對其之稱呼「伊卡」(ikat,為綁、紮之意)來統稱這類織染工藝。
絣織或是伊卡,主要以棉紗為材料,把紗線依據圖案分段紮緊後染色,可分為三種:一為經線綁染花紋的「經線伊卡」、第二種為緯線綁染的「緯線伊卡」、第三種為經緯線皆綁染的「經緯伊卡」,再將染色後產生的留白圖案織造成布匹。伊卡製作過程十分費工,要經過無數次的染色才能染出清晰的圖案。而紗線柔細,容易在染色過程中產生位移,因此伊卡的特色為圖案邊緣會有參差不齊的效果。
除了上述在亞洲相當普遍的織物工藝外,王彗鐘也稍略介紹南亞、中亞等地的傳統服飾,如東南亞的紗籠(sarong)、印度婦女的傳統服飾紗麗(sari)等,並略述其穿戴方式與特色。由於不少民眾好奇故宮館藏織品來源,王彗鐘回答,台北故宮除了1949年來台的宮廷織物、刺繡畫外,多年來在各界捐贈、經鑑定後,累積不少亞洲各地精美的織品館藏,故宮南院落成後遂將其規劃為常設展展出。不過目前故宮南院將亞洲織品展區規劃展出「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因此聽完演講想親眼目睹亞洲織品的民眾,可能要等到活佛特展結束後,才有一睹芳顏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