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妙手丹青 文人山水畫如何在台紮根茁壯(下)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說到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代表,非水墨畫莫屬,畫家僅使用水與墨的黑白兩色,就能創造出意境豐富、寫實與抽象交迭的畫作。為在休館期間能讓民眾欣賞館藏山水畫,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史博館)日前推出「彩墨寶島—歷史博物館館藏特展」,展出25幅繪有台灣名勝風景的水墨畫,以台灣山川景觀為題,拉近民眾與水墨畫的距離。而今日台灣的山水畫藝術發展,多歸功於1949年來台的藝術家,他們運用深厚的筆墨根基,結合台灣自然人文環境,開創出具有「台灣風貌」山水畫。

此前《香港01》已經刊出《妙手丹青 文人山水畫如何在台紮根茁壯(上)》討論台灣水墨畫於清代、日據時期之發展,此篇則重點介紹光復後來台藝術家如何創造出台灣山水畫之特色。

台史博館舉行「彩墨寶島」特展,邀請藝術家與官員蒞臨開幕式,前排左起依序為:藝術家蘇峰男、羅芳、台文化部政務次長彭俊亨、史博館館長廖新田、藝術家蔡茂松、張韻明、羅振賢,以及鋼琴家卓甫見。(台文化部供圖)

戰爭動亂 藝術名家齊聚台灣

日本於二戰戰敗投降,宣吿台灣結束殖民時期,也意味着書畫從殖民者50年的抑制中解放出來。儘管光復初期台灣物資極度缺乏、經濟困頓,來台擔任台灣省行政長官的陳儀(1883-1950年),諮詢台灣畫家楊三郎(1907-1995年)、郭雪湖(1908-2012年)的建議,有鑑於日據時代官辦美展因戰火中斷,便參考日本總督府主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形式,籌辦「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1946─2006年,現轉型為「台灣美術雙年展」與「全國美術展」),徵件方面則為國畫部(即書畫)與西洋畫部,不過省展初期的國畫部得獎者仍以東洋畫佔多數。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水墨畫便有南北不同風格,素有「南方逸筆,北方工筆」之別。由於國共內戰後國民黨政府遷台,使中國大陸南北名家,一時湧入台灣。不過落腳台灣的外省籍藝術家以擅山水畫者為多,其中不乏在大陸早已成名的大家,如被後世稱為「渡海三家」的溥心畬(溥儒,1896-1963年)、張大千(1899-1983年)、黃君璧(1898-1991年)等人,讓文人山水畫一改台灣清代以來的弱勢情形,並扭轉枱灣藝壇以東洋畫為主的風格,成為藝界主流。另外,書畫還被國民黨政府視為「文化道統」的重要象徵而大獲推崇,畫會與展覽更是發展蓬勃,但也因為刻意推廣,使創作多帶有政治意涵。

這些原在大陸便享有盛名的藝術家,除了擔任省展評審外,也在學校任教,如黃君璧將一身深厚的傳統繪畫功底授予學生,主導並影響台灣往後的水墨畫畫壇風格。自清末以來,在西洋繪畫影響下,傳統水墨畫該如何適應時代的論爭,也同樣被帶到台灣。分為傳承與改革兩大派,持傳承看法的藝術家,以維護傳統中國優良文化為己任,致力於保留山水畫風貌,此類畫家之畫作多呈現大陸各派山水畫特色,多沿用古人流傳下來的技法表現,創新較少。

寫生是改善山水畫脱離現實的良方,但紮實的基本功也不能忘記,台灣藝術大學收藏不少傅狷夫的練習手稿。(傅狷夫書畫數據庫)

而認為水墨畫需要改革的藝術家,又能細分為漸進式與激進式。漸進式改革者,主張在傳統山水畫的範圍內,適當吸收西方技法,改革傳統水墨畫因襲陳舊、脱離現實的問題。因此黃君璧、張大千等人力推寫生,認為通過細察自然環境,便可改正山水畫的弊病,不僅能區別古典傳統繪畫,更被視為近代改良的一大指標。而激進式改革者,則偏向以西方的觀念與畫技來尋求突破,使傳統山水畫走向現代化,在畫作展現上的確拓寬了山水畫,但畫作精神仍不脱傳統文人水墨的思想,這類畫家以劉國松(1932-迄今)為代表,主張「中國畫的現代化」。

既懷鄉又創新 開創台灣山水畫新的一頁

海峽兩岸因政治因素隔絕,讓來台的大師們多有着思念故土、憂國懷鄉的情感,而創作眾多寄託情懷之作,比如各自擁有不同畫風的「渡海三家」,三人也都有許多懷鄉作品。如溥心畬畫了不少過去在北京西山戒台寺之風景、張大千於晚年的絕筆之作《廬山圖》等,都是藝術家思鄉之情的表現。而開創「台灣風貌」山水畫、出生浙江的傅狷夫(1910-2007),來台後至1959年從台軍退役為止,也創作不少反映異鄉人離鄉背井、思念故鄉之作。

退役後,傅狷夫便專心從事藝術創作,並四處走訪台灣名勝,累積不少感悟。台灣山川之秀奇,對於來台的外省藝術家特別容易產生新的美感體驗,激發他們思考如何使用傳統水墨畫技表現出台灣的風土特色。1970年代開始,不僅台灣文壇掀起「鄉土文學論戰」,畫壇亦開始吹起鄉土寫實的風潮。傅狷夫也在多次地探訪阿里山、中橫公路、清水斷崖與東北角等各地風景下,仔細觀察台灣氣候環境與特殊地貌,終於讓他在傳統筆觸上自創出新的繪畫技法,好畫出台灣特有的地貌。如他以「點漬法」畫雲海、波浪,用「裂罅皴法」描繪台灣山石紋理,也讓他走出自己的獨特繪畫風格-「傅家山水」。

不少當代藝術學者評論傅狷夫,認為他在台灣水墨畫的傳承上具有重要性,因為他把傳統山水畫筆法,相當靈活地運用在台灣的自然環境上,使文人山水終於在台灣深根滋長,更以此開創出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中國山水畫。于軍職退休的傅狷夫,亦投入藝術教育的工作中,培養不少弟子,如蘇峰男、羅振賢等藝術家。

近年台灣當政者雖在藝術方面多有推廣,想讓民眾了解台灣過去的美術發展,但由於台獨與政治意識型態的操弄下,對於跟隨國民黨政府來台,並長期間把持藝壇主流的外省書畫藝術家,單純認為其只帶來大陸的鄉愁圖像,刻意區隔其與台灣本土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關連;或只着重傅狷夫帶來的山水畫之變革,而不提他初至台灣時所創作的思鄉作品,這樣片面又割裂的解讀,人們所知道的台灣美術史終究還是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