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否認「中共是抗戰中流砥柱」:兩岸史觀疏離的縮影
親身經歷抗日戰爭、國共內戰、1958年「八二三炮戰」,並曾任台軍參謀總長、台國防部長、台行政院長,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退役的郝柏村,於3月30日下午14時47分逝世於台北三軍總醫院,享壽101歲。這位曾經在台灣政壇權傾一時的風雲人物,近年多次批評中國大陸抗戰史觀,稱「中共是抗戰中流砥柱」的說法有欠公道,並反對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的提法。為何郝柏村對抗戰史觀持這種態度呢?這還要從他成長的經歷講起。
在對日抗戰全面爆發前夕,郝柏村當時還在江蘇省鹽城縣立實驗小學讀書。他回憶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時:「當時共黨勢力對蔣公與國民黨多方抨擊醜化,宣傳是蔣委員長授命張學良採取不抵抗主義,以致東北輕易失守。但連毛澤東自己都說,不打沒把握的仗。」郝認為,中共無端指責蔣介石與國民政府,不僅讓蔣「背鍋」,更在抗戰中保存實力,未拼盡全力抵抗侵華日軍。由此可知,郝自幼對中共的宣傳已無好印象。
老家在土地革命中被「分浮財」
由於郝柏村家在鹽城屬於望族,當抗戰後期中共領導的新四軍將鹽城做為軍部所在地活動時,郝家便受到了中國共產革命的「洗禮」。1943年,郝柏村隨重炮一旅補充團駐印度時,父親郝緒齡來信稱:「家中三年以來被洗劫四次,衣服被帳已盡僅存四壁,此全家之大概也。」
郝柏村在回憶錄裏也記載:「抗戰最後三年,國共衝突尖鋭了,我家在村中算是地主階級,蘇北於抗戰期間被共軍佔領,初期以『抗屬』(抗日將士家屬)身份不加驚擾,後期則明顯階級鬥爭,所謂『三年以來被洗劫四次』,實即共黨對地主的鬥爭。」老家屢次遭到中共土地革命中的「分浮財」,出於個人因素,郝柏村對中共在抗戰中的評價自然不會太高。
2013年,郝柏村出版了《郝柏村解讀蔣公八年抗戰日記:一九三七─一九四五》,並在新書發佈會上強調:「八年抗戰是蔣委員長領導的,沒有第二個人」;2014年,他在北京蘆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訪時,也再次重申此說法,反駁「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
實際上,以前中國大陸在官方宣傳中長時間並未重視國軍在正面戰場的貢獻。
1995年,時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在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大會上的說法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各界團結抗日。江還強調「中國的持久抗戰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戰,抗擊和牽制了日本陸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對日軍覆滅起了「決定性作用」。
直到2005年,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才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會上首度提及「中國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貢獻:「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着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態勢。」不過胡也把談話焦點放在:「敵後戰場鉗制和殲滅日軍大量兵力,殲滅大部分偽軍,逐漸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也是在突出中共才是抗戰的主力。2015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也承繼這個說法,稱「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相互配合、協同作戰,都為抗戰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批評中國大陸對抗戰的歷史敘事不實
然而,郝柏村並不認同中國大陸官方的說法,他說,中共說法過度抬高中共在抗戰中起的作用,貶低了蔣介石、國民黨與國軍的貢獻。郝表示,大陸官方「對49年以前的抗戰歷史,不但是隱瞞,而且是扭曲」。他以自己參觀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的例子,抨擊館內「對淞滬戰役的描述99%都是假的」,不僅未提及中日雙方在戰役中投入了100萬人參戰,包括國府投入軍隊70萬人、日本軍隊30萬人,並造成近40萬人傷亡的事實,但館中只有數支游擊隊向日軍投擲手榴彈的記述,太過輕描淡寫。郝柏村稱:「毫無疑問,正面戰場是決定性,敵後戰場只是一個補助性的」, 而且從比例上來說,「抗戰正面戰場95%,敵後戰場5%」。
不僅如此,郝柏村於2019年出版《血淚與榮耀︰郝柏村還原全面抗戰真相(1937─1945)》一書時,亦反對2017年起中國大陸將中小學教科書中的「八年抗戰」(1937─1945年),通通改為「十四年抗戰」(1931─1945年)的說法。他表示:「以九一八事變為抗戰開始時間,是自外於二次大戰,實乃自貶抗戰的光榮與驕傲。所以,吾人必須清楚了解,局部抗日行動與八年全面對日抗戰,絕不可混為一談。」
面對郝柏村對中共抗戰貢獻的不以為然,中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解放軍少將徐焰撰文反駁,依據1978年蔣緯國(1916─1997年)所編的《抗日御侮》一書,戰後日本解密的檔案數字是總計傷亡130萬人,而戰時國軍傷亡是日軍的3至5倍,所以當國軍傷亡360萬人,估算斃傷日軍85萬人,得出中共在抗戰期間消滅50餘萬日軍的結論,反駁了郝柏村「正面戰場95%、敵後戰場5%」的說法。
呼籲放棄內戰史觀 回歸抗戰史實
郝柏村分析,由於過去中共基於對蔣介石、國民黨在大陸時期先合作後武裝鬥爭的血海深仇,全盤否定了蔣在抗戰中的領導與功勞。他呼籲:「七十多年過去了,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應該已經衝破了黨派間的舊隙。因此,我很希望大陸新世代的領導人,能完全放棄內戰史觀,本實事求是的精神,將抗戰歷史放在各黨派之上,還給中國抗戰歷史的原本面貌。」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固然郝柏村呼籲中國大陸重視蔣介石與國府在正面戰場的貢獻,但與此同時,如今依據《108課綱》編寫的台灣高中歷史教科書,對中共在抗戰中的描述僅有「伺機擴大」、「發展勢力」等寥寥數語、草草帶過,等於中共在台灣歷史課本抗戰章節的完全缺位。要還原抗戰史的本來面貌,恐怕還需台灣政府與學界直面中共在抗戰過程中的犧牲與奉獻,如1937年的平型關戰鬥,伏擊了日軍輜重隊;1940年百團大戰,減輕了國軍在正面戰場的壓力。也許等上述事迹都編入台灣歷史教科書後,才能稱得上是較客觀的還原抗戰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