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鼠年】過年時利市要俾幾多俾邊個 兩岸三地行情大不同
過年期間,小孩子最期待的莫過於領壓歲錢,而對於已經成年的人而言,就是準備放年假前,去銀行排隊換新鈔、準備可愛的利市封。
利市的傳統,如今已演變成應該要封、封給誰及怎麼封。而全球華人社會受當地的風俗習慣、宗族關係等影響,亦演變出不同的風俗習慣。
結婚與否無關台灣人封利市
以台灣為例,過年前台灣的銀行前面都可以看到大排長龍的隊伍,不同於港澳地區近年提倡環保,提倡可以用舊鈔取代,台灣人相信新鈔可以帶來財運,也相信舊鈔有晦氣,過年換新鈔包紅包在台灣仍是過年前必做的事情。
台灣人封利市的金額在兩岸三地中偏高,而出社會有工作後就要利封市,對象有家裏的直系親屬及晚輩,但就不需要給平輩。對台灣人而言,封利市給長輩的是用來為長輩添壽,封給晚輩的則就屬於壓歲錢。
雖然封利市的金額因人而給異,但台灣人一般給予直系父母及長輩,金額會從3600元新台幣起跳,亦有6000元新台幣、6600元新台幣,甚至萬元以上都有可能。如果財務狀況允許,更通常需要逐年遞增以顯示財務增長。至於封給晚輩的話則儘量數字統一,通常由1200元新台幣起跳,或者2000元新台幣、2200元新台幣等。台灣人封利市的金額都需雙數,也要避開不吉利的數字4。粗略計算,台灣人過年的利市開銷的金額幾乎都會超過萬元,是故不少台灣人在領取年終獎金時,重要的用途就是用來封利市。
另一方面,台灣人對利市封有相當講究,據民俗專家指出,利市封切記不能封口,因為封口代表只送一次,亦為了「活氣生財」。利市封會選用直式,代表正業亨通,而橫式則是祝他人有偏財運。此外,放紙鈔入利市封的方向也應該一致。台灣人封利市的傳統從金額到利市封的選擇,都可以體現這個宗教自由、民間信仰氛圍濃厚的社會對年節禮儀民俗的堅持。
有趣的是,台灣的政治人物在過年的時候也會發送揮春、利市封等,例如台灣總統府也在去年12月底開放民眾索取揮春和利市封,利市封是由台灣新鋭設計師王胤卓設計,圖案是咬着元寶的金鼠、金線與錢幣等圖案組成2020圖像;揮春上則是「風調雨順 民富國強」八個大字 ,由書法家陳一郎揮毫。
擅長寫書法的前總統馬英九也會送出親自揮筆的揮春,他擇的題字是「金鼠風光無盡藏」「萬物熙荷有餘香」,同樣是免費送給索取的民眾。發送揮春和利市封已成為台灣政治人物跟民眾拉近感情的方式之一。
一結婚就會年年「破財」的香港人
至於香港的利市封,與台灣的最大分別是由已婚的長輩封給未婚的平輩、晚輩,成家前的未婚子女都可以拿到紅包。結婚與否香港人判斷該不該封利市的重要依據。
金額方面,與鄰近的廣東省相似,香港的利市金額不高,發給家裏的長輩和晚輩的金額也就是50港元至100港元左右,發給同事、未婚的周邊朋友則大都是20元港元。據2018年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57%受訪人平均封利市的金額為20港元,其次則是50港元,佔14%;另外有13%表示則以10港元為標準。
在香港的社會中,由於利市封的金額較少,拜年見面時給身邊的人一封利市,並不會像在台灣一樣是負擔,與台灣的情況有很大的差異。
大陸利市金額各地不同,福建1.2萬元人民幣稱冠
大陸一般沒有細分稱呼利市或壓歲錢,而據2018年的「全國壓歲錢地圖」,大陸各省區市所封的利市金額,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成正比。但特別的是,封利市金額最高的城市並非最發達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是重視親緣關係的福建莆田,其以1.2萬元人民幣居冠,最少的則是廣東。
而隨着移動支付的發展,如今的大陸民眾更傾向在微信上「搶紅包」,已儼然農曆新年春節的一大樂事。
利市從唐代開始是寫着祝福字句的紅紙,再到清代開始包裹銅錢,繼而演變到包裹紙鈔、移動支付「搶紅包」。利市的形式雖然會隨着社會發展不斷轉變,但唯一不變是利市最終目的仍是給予身邊人祝福添壽,具有維繫家族親友情感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