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城市】巷弄中即將消失的舊城記憶:上海老城廂與市井氣息
經歷了數百年積澱,上海老城廂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上海最平民化、本土化的生活狀態,這裏能找到傳統的、粘稠的、極富人情味的上海生活,也能發現被忽視、被遺忘、即將消失的城市記憶。
上海老城廂是上海歷史的發祥地,是這座城市之根,也是上海開埠前的主城區。在上海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閒適」是獨屬上海老城廂的特質。
老城廂泛指原來南市區一帶的舊城區,是由「城」和「廂」兩個獨立區域組合而成的。城,指的是原來的上海縣城,即現在的人民路和中華路環路以內的區域,也是上海曾經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帶。廂,指的是上海縣城外十六鋪碼頭到高昌廟(江南造船廠)的沿江地帶,那曾是上海經濟支柱航運業的主基地。
多數人對老城廂印象並不好,認為嘈雜、擁擠、現代化程度不高。但經歷了數百年積澱,那片土地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上海最平民化、本土化的生活狀態,不僅能找到傳統的、粘稠的、極富人情味的上海生活,也能發現被忽視、被遺忘、即將消失的城市記憶。
如今,車水馬龍的刻板印象將上海扁平化,讓人們誤以為這裏只剩繁華,事實上,繁華面是浮誇的表像,老城廂才是真正意義的上海。
弄堂裏有著最為真實的煙火氣息,這裡遠離浮誇的燈紅酒綠,有三五好友、人生百態。人們認為,這裏的東西無法被複製,如果當某天老城廂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消失了,那麼上海也就不再那麼「上海」了。
這種的感受很難用三言兩語表述清楚,唯去過並瞭解那裡的人才能真切體會到。
不過,住在老城廂裡的居民們雖然開窗便能看見摩天大樓,出門就是商業街區,但回到家依然過著倒馬桶、洗澡難的日子。而老城廂十平米的狹促空間也很難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舉頭隨處可見雜亂的電線,多數住房存在著消防危險等問題,這是老城廂面臨著的殘酷現實。
如今,上海老城廂的街頭,因為拆遷而變得空蕩蕩。原本熱鬧的布料交易市場顯得冷冷清清,不少小販都提早搬去了新的攤位,餘下的零零星星坐在陰涼處三三兩兩得聊著天。
有經濟實力的年輕人能搬的早已搬走,留下的多半是老人、外來務工人員。對於動遷,孩童並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甚麼,更多離情別緒撲向了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