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村位於雲南梅里雪山東麓,四面群山簇擁,海拔3000米。村子裏,只有一條驛道與外界相通。村子裏長時間與世隔絕,風景優美,民風淳樸,被譽為「上有天堂,下有雨崩」。特別一提的是,雨崩村還盛產「黃金」,讓這與世隔絕的村莊增添一份冒險風味:每年5月,雨崩村周圍外的森林產出一種菌類,名為「羊肚菌」,它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品種,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在中國,羊肚菌因其珍貴更被稱為「菌中黃金」。今年5月,《香港01》記者實地造訪,為各位讀者揭開這猶如天堂般的村莊的神秘面紗。
雨崩村對外唯一道路,是在2018年開通。這條路雖美其名為驛道,但也是條「土路」,一到雨季很容易發生塌方和泥石流災害。(夏鵬程攝) 不過有人說,這裏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中外一些專家們則認為,這裏是香格里拉的縮影。 《香港01》記者於今(2019)年5月探訪雨崩村,特別走進原始森林,為各位「品嚐」中國鄉村。 在雨崩村,記者遇見了雨崩村小學的老師-阿茸,他是第一個走出雨崩外出參加工作的村民。阿茸一開始學醫,當了一年醫生後,他覺得教書更適合自己,於是回到了雨崩教書,這一教就是43年。圖為阿茸老師和妻子次永卓瑪站在家門口。(夏鵬程攝) 雨崩村被大山環繞,周圍都是原始森林,當地的藥材和菌類資源豐富。每年5月,正是採羊肚菌的季節。圖為阿茸老師和妻子次永卓瑪進山尋找羊肚菌。(夏鵬程攝) 次永卓瑪進山之前,都會轉去當地的白塔,祈禱能夠採到羊肚菌。雨崩村民都是藏族,信仰藏傳佛教。(夏鵬程攝) 事實上,雨崩村村民長時間與世隔絕,直到八年前才通電。如今,村莊正發展旅遊開發,村民也把自家的房子改裝成了旅社。圖為進山之前,次永卓瑪用手機拍攝視頻發在社交媒體上。(夏鵬程攝) 次永卓瑪每天都是早上七、八時進山,晚上七、八時才回家。她用竹簍背上食物和水,翻山越嶺去尋找羊肚菌。(夏鵬程攝) 在饑荒年代,女人們進山尋找菌子給家人充飢,與外界聯繫後,村民才知道了菌的經濟價值。(夏鵬程攝) 羊肚菌並不好找,次永卓瑪決定先採摘一些蕨菜,蕨菜炒臘肉是當地特色的美食。「注意!只有蕨菜的嫩芽才能食用,老了的蕨菜只能用來餵豬。」次永卓瑪說。(夏鵬程攝) 漫山遍野都是蕨菜,沒用多久次永卓瑪就收集到了半筐蕨菜。(夏鵬程攝) 丈夫阿茸也過來幫忙,兩人收集到了滿滿一筐蕨菜。(夏鵬程攝) 中午,兩人在草地上吃飯休息。阿茸告訴記者,他們有一兒一女。女兒在工地上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嫁到新疆去了,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村裏的姑娘是不允許嫁出去的。但阿茸過去讀過書,思想也開放一些,鼓勵女兒自由婚姻。(夏鵬程攝) 不過,雨崩村也面臨到全中國偏鄉都會遭遇的問題,村子的小學因為缺少教師已不招生了,小孩都要去縣城裏讀書,雖然教育質量提升了,但家長都要「租房陪讀」增加了家庭的開銷。(夏鵬程攝) 休息結束後,次永卓瑪繼續進山尋找羊肚菌,但是背著一大筐蕨菜相當辛苦。圖為次永卓瑪靠在木頭上休息。(夏鵬程攝) 休息結束後,次永卓瑪繼續進山尋找羊肚菌,但背著一大筐蕨菜相當沉重。圖為次永卓瑪靠在木頭上休息。(夏鵬程攝) 在往深山的路途中,阿茸發現了幾棵杜鵑花很漂亮,連忙喊來妻子拍照,增添具有「鄉村感」的夫妻情趣。(夏鵬程攝) 阿茸爬上了杜鵑樹,他想讓妻子拍攝他在樹上唱歌的視頻,併發到社交平台上。像阿茸一樣,越來越多村民拍下自己在鄉村生活的視頻,與外界建立另類的親密關係。(夏鵬程攝) 翻了一天山,次永卓瑪終於在一個角落裏發現了羊肚菌。(夏鵬程攝) 次永卓瑪在雨崩村,是尋找羊肚菌的「菌中高手」。阿茸讚不絕口說,「羊肚菌的媽媽,松茸的娘娘」。次永卓瑪小心翼翼地取出羊肚菌,並用土蓋上根部,這樣來年還能繼續長出來。(夏鵬程攝) 當日運氣不錯,次永卓瑪找到了很多羊肚菌,並把羊肚菌鋪在地上拍照分享。(夏鵬程攝) 次永卓瑪說,「羊肚菌都是成群出現的,如果發現了一顆一定要在附近多找找。像這種五顆一起出現真的是非常罕見。」(夏鵬程攝) 次永卓瑪把採摘的羊肚菌捧在手裏,羊肚菌的營養價值高,採摘完要曬乾一個月後集中起來送下山。一斤羊肚菌價格,約落在80元至1,000元(人民幣,下同)。次永卓瑪表示,「羊肚菌是家裏重要的收入來源,希望能賣個好價錢供兒子讀書。」(夏鵬程攝) 當天,阿茸夫妻只用了兩個小時,就採摘到了一袋子的羊肚菌,因此決定早點回家。(夏鵬程攝) 返家的路,正是遊客們去冰湖景點的路線。阿茸沿途都會把塑膠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桶裏。「遊客越來越多,垃圾也越來越多。」阿茸感嘆的說。(夏鵬程攝) 阿茸表示,「雨崩村民都養成了習慣看到垃圾一定要收集起來,這樣才能讓雨崩的自然環境持續下去。」(夏鵬程攝) 經過當地一座神廟時,阿茸夫妻倆透過柵欄尋找羊肚菌。原來,次永卓瑪在2018年的時候,曾在這棵樹下找到過羊肚菌,所以這次他們路過,特別仔細地尋找。(夏鵬程攝) 兩人帶著羊肚菌和蕨菜回到了村子裏。雨崩村民已如此生活樣貌維持了幾百年時間。在雨崩,隨處可見木質結構的平房,用山石搭建庭院的圍欄,悠然行走於土石路上的牛羊與騾馬。但現在,這片寧靜安詳不曉得會被經濟現代化的浪潮推像何方?(夏鵬程攝) 次永卓瑪返家的路上,「順勢」把鄰居家的孩子帶回去玩耍,可見雨崩村民間的關係十分和睦。感嘆的是,在香港,這幕鄉里間何樂融融的景象,一去不復返。(夏鵬程攝) 次永卓瑪把撿到的菌子做成美食。記者實地嘗過,這菌子吃起來特別鮮美,印證了好的食材,只需要簡單的處理就非常美味。(夏鵬程攝) 在雨崩,鄰里之間哪家做了好吃的,都會分享。圖為夫妻倆給鄰居家的孩子喂菜。(夏鵬程攝) 次永卓瑪家的院子裏,可見羊肚菌正在行日光浴。(夏鵬程攝) 飯後,阿茸去客棧裏收拾被子,由於不怎麼會用網絡,阿茸客棧的生意並不是很好,他曾想,不如將客棧租給外人進行打理。(夏鵬程攝) 阿茸和次永卓瑪在屋子裏休息,牆上掛著一幅中共五代領導人的畫像,上面放著一個哈達(長方形絹布製成的法器, ཁ་བཏགས་)。(夏鵬程攝) 近年來,雨崩村成為目前中國旅遊炙手可熱的景點,遊客們蜂擁而至,與此同時,雨崩村也正在發生變化。「經濟發展」與「生活」之間的天平,成了中國鄉村現正面臨的命題。(夏鵬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