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除了宮鬥還看甚麼? 來欣賞劇中的非遺工藝
《延禧攻略》熱播,許多觀眾都被劇中的宮鬥戲、感情戲吸引,但也有網友極具慧眼,發現劇中許多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
從崑曲到刺繡,再到配飾、節氣文化……劇中諸多考究的細節充滿着傳統文化工藝的精緻與華美,亦貼合現代人審美觀。
高貴妃演繹「百戲之祖」崑曲
《延禧攻略》中的「反派角色」高貴妃擅長崑曲,也總能透過「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表演討得乾隆皇帝歡心。在劇中高貴妃表演過「貴妃醉酒」,實為驚艷。
據史料記載,乾隆年間,崑劇摺子戲最盛。崑曲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其中膾炙人口的劇目包括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等,洪昇的「長生殿」等。
窮人煙花「打樹花」有半世紀歷史
《延禧攻略》中,還可看到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技藝。
李白曾有「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詩句讚美秋夜冶煉盛景,而在《延禧攻略》劇中「打樹花」被稱作「萬紫千紅」,是高貴妃為了取悅太后而精心準備的節目。
負責這場戲「打樹花」表演的老匠人說:「好害怕有一天我們沒了,這個文化也消失了,這個年輕人沒人愛學,希望通過電視劇,讓大家看到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有多美」。
「打樹花」是中國古老節日的煙花。古人說:「富人放煙花,窮人打樹花」,鐵匠買不起煙花,卻從打鐵中得到靈感發明了「打樹花」。表演時,匠人身着厚重羊皮襖,用新出爐攝氏1600多度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因形狀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被稱為「樹花」,場面十分壯觀。
富察皇后鳳袍來自故宮專業繡娘
女主角魏瓔珞初入宮,在繡坊歷經宮女入宮考核、助友人完成繡品、為皇后繡製鳳袍等一系列的故事,劇集用大篇幅、多細節展示了刺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手推繡、打籽繡、盤金繡、盤繩繡、珠繡、圈金等多種刺繡工藝包含其中。
「延禧攻略」劇組專門找來了曾在故宮擔任文物修復工作的繡娘,為劇組縫製衣服,所以演員們身上的戲服,個個都是工藝考究。
此外,錦州滿族民間刺繡在劇中也有體現。魏瓔珞用滿繡技法繡雲霞,「紅霞藍天,相映成趣」,折服了繡坊上下。據悉,滿繡是指整幅作品均以繡線鋪滿,不留空隙。一幅滿繡作品,從設計到一針一針完成,短則一月,長則須耗時數月。
劇中扇子用緙絲工藝製成
劇中的扇子和服飾都用到了緙絲工藝。作為從宋朝以來皇家的御用織物之一,緙絲素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而清宮織繡類團扇以緙絲最為精美。
例如太后所握團扇,仿製了清朝沙面貼絹仙鶴桃樹圖團扇。高貴妃所用之扇,則仿製了清朝紅色緙絲烏木雕花柄團扇。
2009年9月,緙絲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緙絲又稱刻絲,是中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這是一種經彩緯顯現花紋,形成花紋邊界,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且富雙面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
緙絲的編織方法不同於刺繡和織錦。緙絲特點是將多種彩色緯絲與經線交織,成品看上去就像鏤雕的圖案一般。這種工藝製作繁複,所以緙絲團扇一般都是作為宮廷御用扇而出現。
寓意「榮華」 皇后最愛的絨花是唐代貢品
劇中秦嵐扮演的富察皇后,喜愛戴紫色「絨花」,為菊花樣式,紫色是中國古代彰顯身份顯赫的色彩。
據史料記載,富察皇后「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其實,這是南京具有代表性的、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唐代被列為皇室貢品。
因其特殊的手法直到現在都無法用機器生產,只能手工製作。2006年,南京絨花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絨花在康熙、乾隆年間盛極一時。造型上,可與真花媲美,經久不衰。寓意上,絨花諧音「榮華」,具有吉祥祝福之意。因此,絨花深受後宮佳麗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