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同奏千年名琴 古琴藝術文化如何薪火相傳?
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是「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
10月27日,由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與中央民族樂團聯合主辦的「古韻今聲——中央民族樂團古琴之夜」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中央民族樂團聯袂古琴名家集結傳世名琴,共奏古今名曲。
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副教授、丹麥皇家音樂學院訪問學者趙曉霞,以及香港德愔琴社社長、香港中文大學古琴導師蘇思棣接受《香港01》訪問時,介紹了古琴發展的現況,他們又是如何傳承古琴藝術文化呢?
趙曉霞師從著名古琴大師李祥霆教授,現任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碩士生導師。憑借藝術修養及音樂魅力,長年致力於古琴藝術的世界傳播。趙曉霞介紹,小時候也接觸過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直至9歲時初見古琴並聽了老師彈奏的樂曲,才對此產生興趣並決定學古琴,「彈了以後我就覺得這個樂器跟平常其他樂器聽起來特別不一樣,它的聲音非常獨特,很悠遠,好像一下子抓住我的心」。
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才讓愈來愈多人認識古琴。趙曉霞提到,小時候未識古琴時,她也搞不清楚古琴跟古箏的區別,「我們那會兒背琴出去,在大街上大家是不知道你拿的是什麽樂器的」;相反,現在大眾對古琴愈來愈不陌生,「所以我覺得剛好是特別幸運趕上了古琴慢慢復甦的很好的年代」。
香港以業餘琴人居多,內地則有較多主修古琴演奏的音樂系學生。趙曉霞表示,在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時,基本上已經定好自己的職業方向或事業方向,「就是要跟古琴相伴一生了」,因此在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她選擇留校任教,全身心投入到古琴藝術當中,希望將古琴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普及推廣。
九霄環佩,清音悠遠
在本次的古琴音樂會上,除了演奏多首古琴名曲,聽眾更有幸欣賞擁有1268年歷史的唐琴「九霄環佩」奏出的樂曲。
「九霄環佩」傳為大唐著名斫琴世家雷氏所斫,製作於唐肅宗登基之元年(公元756年),琴背池上方刻篆書「九霄環佩」四字,池下方刻篆文「清和」大印一方,另有刻印兩方:「汾陽後裔郭京家藏」、「東坡蘇軾珍賞」。這張1268歲「高齡」的唐琴現為何作如先生收藏。2023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會晤期間,聆聽了該琴跨越時代的「清和」之音。
趙曉霞介紹,「九霄環佩」有天下第一琴的美譽,琴身外形高貴典雅,音色寬廣雄渾,與一般古琴的細膩委婉不同。對於彈奏者來說,「九霄環佩」並不特別好上手,若指力或對音色理解、審美與這張琴不一致,可能不太能夠彈出來,但真正彈到時會覺得它的手感音色,還有經過千年沉澱的韻味都是層次非常豐富。而且,一般樂器的高音會比較緊、比較窄,但「九霄環佩」的高音區明顯會比低音區還要更通透,「這個也是它的神奇絕妙之處」。
傳承要一輩子去做
對於古琴在內地的發展情況,趙曉霞認為,目前還是一派繁榮的景象,並提到互聯網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00萬人學習古琴,「這樣的數字對於古箏或者鋼琴、二胡、小提琴不算什麽,但對於古琴來說簡直是難以想象」。
她介紹,早年學習古琴的大多是成年人,他們有一定文化底蘊,但近年的學琴者愈來愈低齡化,很多家長會帶小朋友學習古琴,但他們都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被古琴音樂的文化和藝術魅力所吸引。
趙曉霞認為,傳承古琴的藝術文化「是一輩子都要去做的」,自己更要不斷的去挖掘、學習。古琴不僅是琴器,還包括幾千年沉澱下來的經典琴曲都值得去考究、理解和演示,包括它的文化背景,比如琴學理論、打譜等等,「我覺得這輩子都學不完」,與學生分享時更是教學相長的過程。
她又稱,古琴藝術最寶貴的是幾千年來沉澱下來的寶貴理解和財富,希望大家能夠以傳統的基礎為核心,只有將傳統的古琴藝術學好、學精後,才做國風音樂或其他藝術形式、創新,「這個也是一個符合時代發展的必然,所以我覺得尊重傳統,腳踏實地,然後投身於此」。
彈古琴、寫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本來散居南北的文人學者因時局變遷南下,傳統古琴文化不僅被保留,香港的古琴活動亦開始活躍起來。
德愔琴社社長蘇思棣是香港古琴界翹楚,也是香港上世紀最重要的古琴傳授者蔡德允的得意弟子。除了古琴,他也擅長簫笛、書法、國畫等。對蘇思棣而言,古琴的運指和寫書法時也有一些共通之處,例如寫書法時會用毛筆、宣紙,當毛筆在宣紙上拉動時,會有一種拉力拉住毛筆,而這種拉力在彈奏古琴時也會出現,當手指在琴弦上移動時能感受到琴弦的摩擦力。另外,寫書法、畫畫時的落筆會有不同的方向、力度以及收筆,彈奏古琴也有不同的方向、力度、速度去取音,「呢種變化其實同毛筆喺紙上面落筆喺非常相似」。
現今的古琴會採用更光滑、更耐用、拉力更強的金屬弦,但蘇思棣仍然沿用最傳統的絲弦。他介紹,與金屬弦相比,絲弦會更敏感脆弱,但琴者以不同的落指角度、力度去彈奏時,絲弦會帶來非常細緻的反應,而且絲弦的震動不大,卻比金屬弦維持更久,因此餘音會更長,「 (發出的聲音)更柔和、細膩,內容會更加豐富」。
古琴如朋友,更似知己
蘇思棣曾經用「朋友」來形容自己與古琴的關係。他介紹,朋友需要互相理解,琴者同樣要了解古琴,譬如琴在四季的狀態,絲弦是否有鬆動、斷裂等,「好似喺春天好潮濕嘅時候,琴可能有機會吸咗好多水汽,狀態就會好差,共鳴唔係好理想」,當琴者感覺到或者知悉琴的狀態後,就需要細心留意、關心古琴,猶如關心朋友一樣。蘇思棣相信,若以此態度對待古琴,琴會帶來寶貴的回報,在彈奏時發出的聲音會更為悅耳。
古琴如朋友,但有時更似知己。蘇思棣稱,朋友中並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知己,古琴如是,當以朋友的身份了解古琴後,有時候古琴也會向琴者反饋,正如知己般會互相提攜、互相提高能力,琴者便可依據這張琴的特性加以探索,彈奏出更獨特的樂聲。
古琴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近年更吸引不少年輕人學琴。與其他琴館不同,蘇思棣堅持以傳統方式傳授古琴,採用一對一教學模式,亦鮮有收年幼學生。他認為,小朋友的手掌、手指、關節等仍在發育階段,同時他們的心智、思想亦未成熟,難以理解古琴樂曲的意境。
對於要如何傳承古琴藝術,蘇思棣相信萬物皆有緣,總有機會遇到有吸收力、理解力、人品好的學生,自己更是重質不重量,並不強求要收大量學生,「我覺得學得好,同埋好多人學呢兩樣野,暫時我係傾向於學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