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聖家堂建142年還未完工 775萬呎紫禁城為何花14年就建成?

撰文:風傳媒
出版:更新:

比起西方建築主要是以石頭建成,中國古代更多是使用木頭,不過木頭比石頭來得不易保存,因此15世紀前的木構建築多數已經不存在。

另外,西方的建築常需要百年才能完工,中國卻少有建造百年的建築物,其實都是受到2大關鍵影響。

北京紫禁城(GettyImages)

點圖放大看更多北京紫禁城(故宮)照片:

+19

為何中國古代喜歡使用木頭做為建材?

根據《梨視頻》報導,因為中國古時的建築物多為木製,耗損速度比較快,如今幾乎看不到秦漢時期的建築。

也由於以前欠缺對建築的保護意識,又頻繁發生戰亂,使得房子更不容易保存,例如項羽火燒阿房宮、安史叛軍燒長安等等。

令人疑惑的是,我們都知道木頭建材難以維護,為何古人卻很喜歡使用呢?

有一派人主張是早期「缺石頭」,建築學家劉致平在《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書中寫道,中原地區的石材看似多,其實品質不適合用作建材,但世界知名的「萬里長城」就是使用石頭所建,所以這個說法不被認同。

另一派則主張「缺技術」,不過始建於隋朝的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趙州橋」,這項建橋技術直到19世紀才出現於歐洲,且古代的佛塔和皇帝陵寢也都是使用石頭建成,缺乏技術的說法也被反駁。

甚至有人說是因為「缺錢」,但杜牧的《阿房宮賦》就曾提到「蜀山兀,阿房出」,把四川的山都挖平以長途運輸建材,就為了造出一個阿房宮,這顯然不是沒錢能做出的事。

【延伸閱讀】古代戰爭結束後 射出去的箭最後都去哪了?中史教科書沒說的真相

【延伸閱讀】古代戰爭結束後 射出去的箭最後都去哪了?中史教科書沒說的真相(01製圖)

點圖放大閱讀:

+8

中國古代廣泛使用木製建築的2大原因

追根究柢,古人偏好用木頭做為建材,主要是受到文化影響。

建築專家李允鉌在《華夏意匠》說明,古代中國人從未想將建築物當成紀念物,可是西方完全相反,他們想表達對神的虔誠,就會用盡方法建造出能夠永存的建築,例如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就建了100年,巴黎聖母院更是建了160年。

此外,木結構在施工上較為便利,能讓建房速度加快,所以成為了當時的建材首選,像是隋朝宇文愷僅用1年就建造出大興城;北京紫禁城(故宮)佔地廣闊、宮殿眾多,從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也只花了14年。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對死後世界非常重視,因此比起在世時居住的房子,皇帝陵寢大多都是使用石頭建材,而且一造就是好幾十年,許多皇帝甚至在即位後,就隨即命人建造自己的陵寢。

【延伸閱讀】野史中最風流皇太后 與和尚偷情 還帶着皇后「下海開妓院」

【延伸閱讀】野史中最風流皇太后 與和尚偷情 還帶着皇后「下海開妓院」

點圖放大閱讀:

+16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公尺,為何只花14年就建造完成?課本沒說的2大真相,絕非偷工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