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長途巴士原來有「臥鋪」 曾經主流為何徹底消失?

撰文:當代中國
出版:更新:

最近香港高鐵開通臥鋪列車,掀起北上熱潮。曾幾何時,原來乘客在長途巴士也能夠「躺平」。
不說不知,如今已經在中國徹底消失的臥鋪大巴,在改革開放初期,鐵路、航空等大型公共運輸的發展尚未普及之際,是非常流行的長途旅行交通工具。

臥鋪大巴曾經成熱潮 農民工出遠門必備

臥鋪大巴在改革開放早期非常流行,是農民工長途出行的必備首選。(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臥鋪大巴最早是在1989年左右推出營運,據說第一輛車是由江蘇揚州客車製造廠與西安公路學院合作研製。

不過那時候並沒有大量人員有出遠門的需要,所以臥鋪大巴早期有一段時間是處於試用階段,更有一些人認為臥鋪大巴的車票較普通大巴昂貴,舍不得購買。

隨着改革開放令經濟發展加快,社會流動性增加,長途出行的需求逐漸被關注。許多在內陸的農民工想要出遠門「闖一闖」,湧到改革開放前沿地廣州、深圳等城市打工,尋找新機會。

旅途遙遠,乘客往往要捱過三四百公里的車程,許多人都會感到相當難受,腰酸背痛。

而在臥鋪大巴上,他們就可以直接躺下睡覺,而且還能免費攜帶各種大型行李。

臥鋪大巴為每位乘客提供床位,長途車程時遠較一般大巴舒適。(Getty/當代中國授權)

比起鐵路及航空,臥鋪大巴之類的公路運輸還有一個獨特優勢,就是不必在指定的地點才能下車,乘客甚至可以讓司機盡量在靠近目的地的地方停車,節省不少的腳程。

漸漸地,願意乘搭臥鋪大巴的人就愈來愈多,臥鋪大巴在全國快速普及。

以勞務人口輸出大省四川省為例,在1990年代,四川的公路長途客運行業蓬勃發展,省際長途大巴以可直達廣東、福建、江蘇、新疆、甘肅、河北等地,年均客運量高達200萬人次。

臥鋪大巴安全隱患大 鐵路發展更安全快捷

臥鋪大巴由於結構問題,安全隱患較高,容易發生意外。(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然而,臥鋪大巴雖然能讓乘客在路途中得到充分休息,但由於結構問題,臥鋪大巴本身重心過高、通道狹窄且雜物較多,非常容易發生危險。此外,臥鋪大巴基本上是單門設計,加上發生危險時乘客多數都是在睡夢中,非常不利於逃生,令臥鋪大巴發生車禍後的死亡率特別高。

2012年,國家發布文件宣布相關企業暫停生產、銷售臥鋪大巴的產品,並停止辦理臥鋪大巴注冊登記。由於一般臥鋪大巴的正常使用期限為5年,故在2017年左右,最後一批臥鋪大巴已經被淘汰。

改革開放令臥鋪大巴成為新熱潮,但同樣也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令臥鋪大巴逐步式微,最終徹底消失。

高鐵網絡日趨完善,各地之間的時空距離被大大拉近。(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改革開放推動基建發展,促使鐵路規劃更加完善,「四縱四橫」高鐵網絡全面建成後,「八縱八橫」高鐵網絡也逐漸成型。如今高鐵網絡已經覆蓋全國超過9成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

在價格、時間、舒適度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的高鐵面前,臥鋪大巴徹底失去所有優勢。

事實上,全國公路營業性的客運量也在逐年下降,在2012年達至頂峰的355.7億人次後,自2013年便開始逐年大幅下滑,最新的2023年數據為110.12億人次。

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體現在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上,變得不再單一,不斷完善及豐富,並且更加安全、舒適、快捷。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閱讀:改革開放|珠海香洲毛紡廠傳奇故事 投產典禮連外國使節都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