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荔枝|無懼惡劣天氣減產失收 黑科技打造「荔枝自由」

撰文:當代中國
出版:更新:

廣東省是中國最大荔枝產區,可惜自4月以來,當地遭遇有紀錄以來最強暴雨,加上其他因素影響,預計產量較去年大減五成。
減產並不意味供應不足,廣東藉着一項農業新技術,以「黑科技」為消費者打造「荔枝自由」。

廣東荔枝|異常天氣加上小年 東莞佛山大幅失收

廣東省是荔枝主要產地,旺季時會吸引大批市民前來一嚐滋味。(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東莞是高端荔枝主產區,據東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去年冬季與今年春季異常天氣、荔枝「大小年」以及強降雨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東莞荔枝總體成花、坐果情況不理想。

東莞市荔枝協會會長趙吉慶亦稱,目前全市荔枝掛果率約為去年的兩成,是近10年以來同期新低。

佛山市荔枝產量同樣大幅下降,其中佛山鴻基農場果園相關技術人員表示,由於荔枝開花時節遭遇大雨冰雹,加上今年是荔枝小年,產估計在一半以上。

廣東荔枝|新技術減輕冷凍難題 實現以年為單位儲存

受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廣東荔枝產量大減。(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為最大限度降低極端天氣影響,廣東各地農業農村部門一早有所行動,多舉措提升荔枝產量、穩定荔枝市場。

一方面在暴雨預警時及時通知荔農,並科學指導他們如何壯花保果。另一方面亦有指導果農應對雨水,根據荔枝不同生長階段采用放蜂授粉、保果壯果等技術措施提高荔枝收成。

除此之外,廣東正藉著黑科技「超低溫保鮮鎖鮮凍眠技術」,讓消費者看到了未來「荔枝自由」的可能。

一般而言,新鮮荔枝只能保鮮一至兩星期,即便放進雪櫃,很快也會顏色發黑、口感變差。

原因是傳統冷凍手段,荔枝中會形成尺寸較大的冰晶,導致細胞破損、營養流失,品質大為下降。

「凍眠荔枝」的核心創新點在於,在零下35℃或以下提高熱交換效率,調節荔枝冷凍時冰晶形成路徑和形態分布,讓荔枝中形成的冰晶變得細小、緻密且分布均勻,使得細胞處於休眠狀態。

新鮮荔枝被采摘後,立即對其進行快速預冷、減菌護色、精准包裝、速凍鎖鮮和凍藏保鮮等一系列處理,就能實現以年為單位的儲存。

採用新技術的「凍眠荔枝」,解凍後色澤可以如新鮮荔枝般鮮紅,果肉依舊晶瑩剔透,營養品質能保持九成以上。

廣東荔枝|「凍眠荔枝」上市獲好評 未來將實現「荔枝自由」

「凍眠荔枝」推出後受到不少消費者歡迎,今年更將會加大產能。(視覺中國/當代中國授權)

這項黑科技在今年初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期間正式亮相,在冬季嚴冬的北方地區展現出巨大市場前景。

廣東現已將去年保存的200多噸「凍眠荔枝」推出應市,陸續在電商平台上零售,獲得不少消費者讚賞。

當局並計劃今年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今年力爭擴大產能,用新技術保存2000噸荔枝,讓一年四季都有荔枝,實現「荔枝自由」。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閱讀:東北菜「一切皆可燉」背後原來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