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龍舞省級大師黃金漸:遊龍醉步舞蹁躚|走進名家工作室

撰文:羊城晚報
出版:更新:

龍年看龍舞。在嶺南,有這樣一種龍舞形神皆備,獨具特色:舞龍者一邊飲酒,一邊隨意舞動著木質龍頭,時而將口中的酒噴出,表演「醉龍噴火」,呈現出「一路舞龍,一路灑酒」的奇觀。這就是來自廣東中山的醉龍舞。中山醉龍舞雖有數百年歷史,其傳承卻歷經曲折。
羊城晚報記者來到醉龍舞的發源地——中山市西區長洲村,採訪了醉龍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黃金漸和他的醉龍隊,在黃氏大宗祠前觀賞到一場酣暢淋漓的醉龍舞表演,聽他為我們將「醉龍」的過去與未來娓娓道來。

醉龍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黃金漸。(羊城晚報)

神龍「形醉意不醉」

在長洲村,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的巡遊儀式由來已久。長洲村民齊聚廟堂、禮佛拜神,祭祀後便是巡遊活動,其中就有醉龍舞。

早在明清時期,長洲人舞醉龍便已成習俗。一到巡遊時,隊伍中總能看到舞醉龍者。伴隨著鑼鼓聲,他們邊舞龍邊喝酒,但凡舞到社稷壇或土地公壇前,就停下來拜祭一番,持酒埕者會上前以酒灌舞龍者,舞龍者則「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大跳醉龍舞。一場巡遊結束,村中巷道四處都會飄溢著酒香。

「過去,我們村的醉龍舞氛圍特別濃厚,我的父親就是醉龍舞帶頭人,一到四月初八浴佛節就會帶隊巡遊,別提多風光了!」黃金漸說,父親黃焯根為醉龍舞的保護和傳承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

1948年,18歲的黃焯根便開始在長西國術社為時任社長的父親擔當助理,與隊員研習龍獅技藝;1949年,黃焯根正式開始了醉龍舞的表演。

但到20世紀60年代,醉龍舞逐漸沈寂,幾近消失,木龍等道具也遭到嚴重破壞。當時黃焯根悄悄從垃圾堆裏撿回一條古舊木龍,冒險藏於家中,這才讓長洲醉龍的原始道具得以保存至今。這條古木龍現藏於中山市文化館。

1977年,黃焯根將原來的長西國術社改名為長洲龍獅團,並出任團長,帶領龍獅團成員傳承醉龍舞。到了1996年,沈寂了幾十年的醉龍舞終於在「中山慈善萬人行」活動上精彩亮相,驚艷全場。眾人皆驚嘆於長洲村竟然有這樣一項獨門絕技。醉龍舞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也由此被當地文化部門重視。

2005年,西區長洲醉龍隊建立後,黃金漸也開始協助黃焯根管理醉龍隊,在社區開展傳承教學工作,讓愈來愈多村民學習舞醉龍。

2005年,醉龍舞榮獲「2005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嶺南民間藝術大匯演金獎,名震嶺南;2008年,醉龍舞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焯根隨之入選第三批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其後,長洲醉龍舞先後亮相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香港中山文化節、烏鎮戲劇節等大型活動現場,還曾邁出國門,遠赴澳大利亞……

「把老祖宗的醉龍舞傳下去。」這是黃金漸父親的遺願,也是黃金漸投身於醉龍舞傳承堅守的信念。

黃金漸(左一)和長洲醉龍隊在表演中。(羊城晚報)

鄉土「絕活」代代傳

今年60歲的黃金漸已經與醉龍結緣了半個世紀,他是長洲醉龍舞的第六代傳人。每次表演,黃金漸都會繫上鮮紅的頭巾,端起85厘米長的龍頭。他舞起醉龍來靈活自如、形神兼備,一邊舞一邊還伴隨著中氣十足的「嘿哈」吶喊。

黃金漸介紹道,醉龍舞融南拳、醉拳、雜耍等技藝於一體,練習者需要有較深厚的武術功底,至少練習基本功一年以後,才可以學習醉龍舞招式。他說:「我8歲開始習武,那時候經常一個『金雞獨立』一站就是10分鐘。因為一條樟木製成的木龍重十多斤,要讓它在手中玩轉自如,基本功必須紮實。」

從父親手裏接過醉龍的「接力棒」後,黃金漸已成為醉龍舞新一代「掌門人」。而黃金漸的兒子黃杜全如今也沿襲了家族「絕活」,成為醉龍舞第七代傳人。他也像祖輩一樣,從兒童時期便開始學習武術和醒獅。

記者有幸在長洲村看到黃金漸帶領下的醉龍隊現場表演,二十多位老中青「醉徒」,個個身懷絕技,一套完整的醉龍舞演繹下來,都展現出不俗的武術和舞蹈功底。

他們身穿黑紅色舞服,有的手捧龍頭,有的懷抱酒壇,動作似醉非醉、孔武有力。因多年堅持練習,有的隊員年紀已過半百,卻依舊保持著強壯體格。

黃金漸說,近年來醉龍隊登上舞台表演的機會愈來愈多,每年超過80場。今年龍年春節期間,黃金漸和醉龍隊更是從初一到初六都沒有停歇過。

元宵節那天,大家還「兵分兩路」,分別參加了中山慈善萬人行和惠州龍舞大巡遊。4月11日,他們又亮相「佛山北帝誕」巡遊,目前,還在為5月在中山舉行的第十四屆醉龍文化節積極做準備……

幾近失傳的醉龍舞如今終於得以持續發展,眼看著面前的觀眾換了一又撥又一撥,黃金漸覺得,他們朝著將醉龍舞發揚光大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非遺火種進校園

有趣的是,記者在醉龍表演隊伍中,還看到黃金漸8歲的外孫也跟著有模有樣地舞動著一條小木龍。黃金漸說,那是他專門製作的適合兒童練習的小型木龍。為將醉龍舞文化傳承下去,近年來他積極開展「醉龍進校園」活動,經常前往西區各中小學進行教學,為了小朋友們能盡快上手,他便設計製作了這種小木龍。

距離黃氏大宗祠不遠處的煙洲小學就是醉龍舞校園傳承基地之一,其前身是煙洲書院,創辦於1873年,古樸的嶺南建築至今保存完好,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黃金漸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學校內開設了「小醉龍傳承班」,還編排了一套適合學生課間鍛煉的醉龍操。每到周末,在這座百年書院前,便有數十位少年身著黑紅色表演服、手持木龍,一招一式舞起醉龍舞。

走進校園,醉龍舞的要素隨處可見,展示牆上還畫著醉龍舞的分解動作。

「學校裏每年都保持著有30個孩子堅持練習醉龍舞,男孩女孩都有。先經過10堂課打基礎後,他們就可以拿起小木龍開始學習醉龍招式了。」黃金漸欣慰地說,如今醉龍班的孩子們已多次參加校內外舞蹈比賽,成績優異。更為重要的是,非遺保護的種子已經在孩子們心裏種下,文化精髓也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在煙洲小學開展小醉龍傳承班。(羊城晚報)

粵澳共舞「鄉情」重

看完醉龍舞,參觀過醉龍班,黃金漸騎著摩托車帶領記者穿過狹窄幽深的巷道,輾轉來到他的涼茶鋪。出身於龍獅世家的黃金漸其實有不少家傳的「寶貝」,除了武術、醒獅、醉龍,還有涼茶和跌打。

他經營的這家黃孖五根涼茶鋪,歷經四代傳承,已成為當地街坊耳熟能詳的「地標」。有人前來購買涼茶,黃金漸就會相當熟練地給對方倒上一杯,他對不同涼茶的功效也是了如指掌。在涼茶鋪後方的儲物間裏,還存放著他親自研磨的藥粉、釀造的藥酒。

黃金漸說,以前他每天早晨都會和太太一起打開鋪門,擺出涼茶壺和保溫瓶,開始一天的生活和生意。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前來找黃金漸看跌打損傷。但近兩年,人們想在店裏找到他卻不容易了,平時通常只有太太在看守著店鋪,他要把更多心思放在醉龍舞的事業上。

黃金漸祖傳的涼茶鋪。(羊城晚報)

涼茶鋪裏還陳列著一組鍍金龍頭、龍尾,頗為醒目。這是由澳門中山西區聯誼會於2015年贈予中山長洲醉龍隊的禮物。黃金漸說,澳門也有醉龍舞,與中山醉龍舞同根同源。一直以來,兩地的醉龍隊都保持著密切聯繫,至今還經常聯袂演出。

他說,澳門原屬廣東省香山縣,19世紀後不少香山縣人移居澳門,從事漁業和魚類買賣,便將舞醉龍的民間習俗帶到了澳門。魚行行友們每年四月初八都會上街舞一番醉龍,以表思鄉之情。後來,澳門鮮魚行總會便每年舉行「魚行醉龍節」。如今這不僅是魚行人的盛會,也逐漸成為市民和遊客的狂歡。

記者了解到,「魚行醉龍節」這項澳門民俗,於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澳門中山西區聯誼會贈予中山長洲醉龍隊的鍍金龍頭、龍尾。(羊城晚報)

黃金漸提到,最近一次與澳門的交流是在2023年11月,兩支醉龍隊一同亮相第六屆深圳非遺周的巡遊活動。「一條醉龍分屬兩地,雖然隊員們的招式、道具略有不同,卻擁有共同的文化記憶和鄉情。」

黃金漸說,每當隨著音樂與鼓聲響起,他們在觀眾們的歡呼聲中舞動醉龍,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總會從心底油然而生。

【藝 談】絕技源自苦練與堅守

羊城晚報:如今的醉龍和過去巡遊儀式中的醉龍有什麽不同?

黃金漸:現在的醉龍舞更具有觀賞性。我們在傳統吐酒的招式基礎上,創新出「噴火」的表演。表演者手拿火把、口含酒精(後來用煤油代替),能吐出一米多長的火焰。

我父親在世時也誇讚這一招式夠膽量、夠創新。我太太之前倒是覺得這種動作太危險,但有紮實的專門訓練作基礎,實際上我表演噴火從來沒被燒傷過。

除了噴火,現在的醉龍經過組裝後還能在晚上噴煙花。表演的時候只要一噴火,一放出煙花,觀眾們都會歡呼、鼓掌,那是我們舞得更起勁、更有成就感的時刻。

黃金漸創新醉龍「噴火」絕活兒。(羊城晚報)

羊城晚報:您父親為保護、傳承醉龍舞做了大量工作,這對您影響大嗎?

黃金漸:我父親為了挽救醉龍這項民間藝術,努力了大半輩子,他一直到83歲才停止表演。2017年他去世了,臨終前還希望我能帶領更多人學習醉龍舞,將醉龍舞發揚光大。

所以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只知道老祖宗堅守多年的東西不能丟,除此之外的事情我沒想過,也沒時間去想。

我的兒子也是從8歲起就跟著我父親學習武術、醒獅和醉龍,如今也在協助我處理長洲醉龍隊的相關事宜。等我們這一代舞不動了,就該他們接班了。老一輩心中的那份責任和堅守,會一直鼓舞我們。

本文獲《羊城晚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