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龍竟有埃及金字塔原型? 地質專家:係喀斯特地貌自然形成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貴州大火將樹木都燒光後,安龍縣境內「金字塔」的山體突然現形引發關注,有網民猜測為金字塔原型,還有人認為是人工堆砌,可能是古墓。
對此,貴州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喀斯特研究院)教授周秋文表示,安龍金字塔山體是自然形成,不過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山形呈現出棱角分明的金字塔形狀而已,並非網民調侃的人工修建或古墓遺址之類。
周秋文表示,安龍縣的山體屬於喀斯特地貌,形成這些山的岩石是距今約2億多年前(三疊紀早至中期)的白雲岩,這種岩石是在海洋環境下形成的,當時整個貴州大部分區域都在海底。這些白雲岩是在海洋環境下由水中溶解的礦物質重新結晶形成的。由於氣候、地質構造等環境因素發生週期性變化,使得岩石形成過程反覆中斷後又重新開始,所以形成的岩石表現出明顯的分層特徵,看起來是一層一層疊砌而成。
由於喀斯特地貌區的巖石具有可溶蝕性,流水垂向溶蝕的結果造成原有的大片巖石被切割成獨立的單元。溶蝕作用持續進行會使得位於頂部的巖層被大量溶蝕,而底部巖層溶蝕程度相對較輕,因此就形成了頂部尖銳底部寬大的尖頂形態。
另外,因構造應力的因素,造成這個區域發育了平面上大致表現為橫豎兩個方向的線性構造,這些構造應力使得原有的大片層狀巖石發生破裂,形成大小不一的裂縫。而橫豎兩個方向的溶蝕作用同時進行則造成了山體形成類似於金字塔的形態。
周秋文還解釋,喀斯特地貌區的地質作用除了溶蝕形成一些大型的山體外,也會將層狀巖石溶蝕成小塊,形成類似於人工開鑿的塊狀巖石。原因在於,巖石本身也有一些小的裂縫,這些裂縫中流水的溶蝕作用慢得多,所以這些巖石並沒有被完全溶蝕掉,只是對巖層造成了分割,形成塊狀巖石。
貴州大數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創始人劉東昊意外離世兩會|貴州女商人討2億政府欠款被捕 省長:一定依法依規處理17年生9女1男惹議 貴州夫妻:謝絕外界捐助,會自食其力養大孩子貴州發現2.4億年前完整恐龍化石 美媒:中國龍年的「恰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