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展望|疫情未散 仍信一份工夠食一世?即睇本年5大理財焦點
2021年全球經濟持續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Delta、Omicron兩大變種病毒輪流肆虐,儘管疫苗面世後各行各業經濟活動開始恢復正軌,但供應鏈及就業市場仍未止血,加上通脹、加息來襲,大國在政治上繼續劍拔弩張,整體而言投資市場雖已從2020年的亂市回穩,但仍見顛簸,散戶短炒極易損手。展望2022,面對如此開局,我們要特別注意哪些重點?
制定加息周期投資策略
美國聯儲局將進入新加息周期,料在2022年及2023年各加息3次,2024年加息2次,每次加25點子。無論最終加息次數是否一如所料,「息魔」來襲已是市場共識,大家應特別留意過往在加息周期走勢向好的資產,包括高息債券、銀行股、美元貨幣基金,以及與通脹掛鉤的產品如iBond等。
至於香港人最關心的樓市,理論上加息會導致按揭利率上升,加重買樓負擔,使樓價受壓,但事實上香港銀行未必緊隨美國加息,而從歷史走勢所見,港樓屢次在加息周期中呈現牛市,故本地樓價相信不會即時受影響。
相關文章:財務自由|增加被動收入要靠投資 10大方式除股票、基金還有這些
疫後電子商務持續增長
不管疫情是否即將終結,人類會否永遠與病毒共存,防疫政策何去何從,人們已習慣利用網購解決日常生活所需,電子商務產業在世界各地的增長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是疫情中最大贏家之一。預計到了2024年,網購將佔據全球零售業銷售額22%。
要瞄準電子商務投資機遇,投資者除了可視注從事網購的企業股票外,亦可留意支付服務供應商、工業REITs、空運及物流股等。
相關文章:理財|單靠儲錢難抗通脹 每月拎5k投資 30年後資產增值隨時有…
ESG資產走勢看俏
ESG指「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管治(Governance),近年已成為投資機構用作分析及評定企業的重要指標。ESG投資策略的核心理念,是透過投資符合ESG指標的企業,促進世界變得更美好。
根據美國「可持續及責任投資論壇」(Forum for Sustainable and Responsible Investment)報告,當地資產管理公司旗下的可持續投資規模,在2018至2020年間增長42%。這些資產目前多數由機構投資者持有,但隨即越來越多零售投資者認識ESG投資概念,參與ESG投資的散戶料越來越多,其概念股及基金潛力不容忽視。
相關文章:為何人家37歲可擁千萬宣佈退休? 除延遲享樂外這3點也值得參考
元宇宙與加密貨幣相輔相乘
Facebook將母公司改名為Meta,使元宇宙(Metaverse)產業成為今年最膾炙人口的投資板塊,發展虛擬世界、VR/AR/MR技術,以至生產顯示卡的企業及5G股等,都成為被睇高一線的元宇宙概念股。不過,元宇宙產業發展仍層創始階段,未有任何「統一天下」的平台、作業系統及硬件,投資者可考慮買入元宇宙概念ETF分散投資。
另邊廂,加密貨幣及NFT過往被不少人視為投機炒賣工具,實體價值及作用成疑,但在元宇宙中,加密貨幣成為了主流交易貨幣,NFT則成為虛擬資產的憑證。在元宇宙概念下,多個結合網絡遊戲與虛擬資產的GameFi(遊戲化金融)項目備受追捧。投資者應學習及探索這個投資領域,但由於資產波動風險甚高,不宜重注。
相關文章:儲蓄保險|比較AIA、AXA、宏利、保誠產品 30年預期回報差近60%
建立遙距及多元收入渠道
這兩年社會、經濟及就業市場不穩,讓不少人明白到世事無常,不能依賴單一工作支撐生活,而應建立多元收入模式。在美國,截止2021年10月底,全年約3,900萬人從原本工作辭職,主要原因之一是疫情及在家工作驅使不少人越來越重視work life balance,無法忍受過去受正職工作主導的生活模式,Slash及遙距工作變得更流行。
在香港,雖然多數打工仔已重新回到辦公室,但嘗試過work from home的人,相信已體會工作模式的更多可能性。既然沒有一份工作可以「付托終生」,何不以遙距及Slash模式,取回工作自主權?你未必需要辭去正職,亦可在公餘時間發展副業,或以投資、網上創業等方式,建立多元收入渠道,為個人入息分散風險。
無論個人理財及投資取向如何,你亦應重視儲蓄,銀行戶口內宜保留足夠應付生活6個月以上的應急資金,並購買足夠的保險,以備不時之需。
相關文章:財務自由|訪談21位白手起家有錢人 他們有這6個共通的生活習慣
【本文獲「Planto」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