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工|市道不景仍轉工? 年輕人選擇跳槽不只錢更因「三個字」…
香港經濟雖然受到疫情打擊,但如果大家有和年青一代溝通的話,你會發現不少年青打工仔都醞釀在疫情下轉工的。而「無前景」,就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討論,造成今時今日年青人認為工作「無前景」的前因後果。
相關文章:搵工|LinkedIn列2021年10大最多空缺行業 除電商、IT行業還有…
常見的轉工原因
不用多說大家都應該留意到,新一代打工仔轉工,的而且確比舊一代打工仔更加頻密。
轉工的原因很多: 深信「魚唔過塘唔肥」、心裏覺得委屈、和同事相處有問題、對工作失去熱情、工作量太大…… 等等。
但我認為這些只是表徵,原因中的原因,其實就是工作「無前景」。
為甚麼公營機構僱員較少轉工?
大家都會留意到一個情況,當一個打工仔加入了公營機構成為長工之後,是比較少跳出來再進入私人市場的。反而在私人市場的打工仔,比較多跳來跳去,頻頻轉工。
出現這個現象,是不是因為在公營機構工作人工普遍比較高呢?
我可以說的是,公營機構工作起薪點可能比較高,但長遠以整個職業生涯來說,難以出現戲劇性的加幅。反而在私人機構,有能之士能夠在短短數年之內人工三級跳;而在公營機構,十年可能只轉了幾個崗位而已。
話雖如此,公營機構員工升職可能比較慢,但勝在年年跳point兼可預測未來,對於打工仔來說比較「有前景」。
打工仔失去忠誠度,是因還是果?
對於工作經驗比較長的讀者來說,你可能會發現以前年代的僱主和現在年代的僱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年代的僱主比較樂意栽培員工,讓他們在公司慢慢成長;與此同時,舊式僱主對員工的職業生涯乃至於生活,也負有若干程度的義務,大家關係千絲萬縷,着重情義。
可惜,今時今日此情不再。
僱主方面原因:一雞死一雞鳴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有一些僱主對於僱員抱有一種用完即棄的心態:你在職的時候盡量把你「揸乾揸淨」。當做到你五癆七傷、創意用盡的時候,便又換一批新人,一雞死一雞鳴,為公司注入創意,注入抱有(假)希望的新動力。
原來,對某些僱主來說,他們也不想僱員留太久的。
僱員方面原因:獲取經驗,提升叫價
如果你是私人公司的管理層的話,你近年又可能留意到一個現象:很多前來應徵的申請人,當被問及為何要來這裏工作的時候,他們都會答:「要取經驗。」
「要取經驗」的潛台詞是:「當我有能力便要跳槽。」
當僱主意識到栽培完一個新人,他不是「跳草裙舞」,便是直接跳槽,那麼僱主和管理層還會樂意栽培新人嗎?答案是無需多講的。
再回看公營機構的僱傭關係
談到這裡,我們不妨再回看公營機構的僱傭關係。不少公營機構都會提供長時間的有薪職前培訓,但卻比較少見新僱員完成培訓之後立即跳槽的情況。
歸根究柢,是這些僱員都不願意放棄「有前景」的穩定工作。
而當大家上網翻查資料,亦不難發現政府及公營機構屬於畢業生首選的僱主之一。
所以我們可以撇除「新一代僱員比舊一代僱員在薪酬待遇上要求更進取」這原因。
私人工作陷入惡性循環
走筆至此,我們雖然無法肯定的說私人市場的不穩定究竟是誰人的責任,但卻可以大致上推斷出僱主僱員關係經已出現惡性循環:
僱員認為工作無前景,僱主認為僱員不穩定。
結語
不少私人公司,特別是大機構,都十分注重僱員的創意,於是出現用完即棄這結果。但當我們宏觀一點看,市場上來來去去都是那一批僱員,在一間公司創意用盡的僱員,是不會去到另一間公司的時候突然創意爆發的。
結果是一大群打工仔經常處於被「揸乾揸淨」的狀態,而僱主又難覓人才,又或甚消耗大量資源在培訓新人上(在這裏所指的培訓,並不是讓員工本質能力提升,而只是讓他們工作上手)。
當然,不排除有少數私人公司可以繼承舊式的情義,讓僱主有一批穩定的員工,僱員也可以有一份有前景的工作。但要在大潮流中逆水行舟,這些着重情義的僱主,必先擁有相當的企業軟實力。
相關文章:「專業人士」新時代有新定義 不一定做醫生、律師懂一點你也可以
相關文章:老細填補人手空缺愛請零經驗新人? 原因不只人工低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