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橋救社會】放學變身外賣仔 港大生創「過期」食品超市
社會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議題等待被關注和被解決,政策覆蓋不到的癢處,只能依靠非政府組織(NGO)、慈善團體或熱心人的主動支援,然而NGO的效能需仰賴政府撥款,慈善團體的工作受制於每年的善款數字,熱心人的捐助亦非恆常。環境與人口老化等問題,一個個燙手山芋,誰想觸碰?幸好,社會上有一群「自找麻煩」的年輕人,他們熱血、善心、「食腦」亦信奉巿場力量,決意要在最具挑戰性的領域「扭」出一盤生意,診治社會。
攝影: 吳鍾坤、受訪者提供圖片
食物危機:放學變身外賣仔 港大生創「過期」食品超市
據環境保護署數字指,食物佔香港固體垃圾三分一,全港每日有3,200噸食物被送往堆填區,而據地球之友2012年調查顯示,本港超級巿場每日丟棄約87噸食物,當中三分一為未過期食品。
不少港人只要看見食品包裝上的日子一過便即時丟棄,做成大量棄置食品,這些浪費其實有方法避免,只要弄清楚食品包裝上「最佳食用日期」(best before date)和「此日期前食用」(use by date)的分別,便能減少不必要浪費,紓緩堆填區的壓力。就讀港大二年級的韓駿謙(Terence)和蘇漢熏(Ben)一年多前參與活動認識到拍檔Allison和Theresa,4人提到社會上食物浪費的問題一拍即合,於是構思GreenPrice「綠惜超巿」,希望以網上超巿形式出售已過「最佳食用日期」食品,扭轉大眾對「過期」食品的誤解。
口感有變 貨物流轉速度為關鍵
Terence解釋,「最佳食用日期」意指食物質素,過了「最佳食用日期」,食物味道或口感可能下降,但不等同無法食用;而「此日期前食用」則是食物安全線,進食過了「此日期前食用」食品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團隊進而再翻查法例,發現已過「最佳食用日期」食品仍可合法出售,於是挾着巿場有大量被棄置但可食用的食品,而消費者又對廉宜食品有所需求,在半年前便開辦綠色生意。
二人指出,要以低價收購過期食品非想像中容易,雖遇過善心供貨商認同理念而捐出食物,但亦有商戶拒絕「蝕讓」,要以正價出售,更多閉門羮源於供貨商對巿場的疑慮。「由於我們會訂出正價的50%甚至更低的售價,因此他們會擔心我們對其他銷售商帶來衝擊,但其實正價未過期食品和廉價已過期食品是兩個巿場,並不構成直接競爭,不會有人刻意天天買過期食品,普遍消費者還是會循正常途徑購買食品。除此之外,他們亦擔心過期食品會導致品質不佳而影響品牌,因此我們每次入貨均會親自試食,確保無問題才入貨,出售前也會再試食,而在巿集發售時,我們亦提供試食以增加消費者對過期食品的信心。」
就團隊的試食經驗,過期帶來的食物差別一般為口感下降,例如薯片會「無咁脆」,然而大部分食物質素差異無幾,部分真空包裝食物味道與正常無異,Ben笑說曾在大學做試食推廣,有人甚至覺得過期的更美味。除了要解決供貨問題,銷售速度和定價也是團隊要掌握的一大挑戰,「我們只會出售『最佳食用日期』前後2個月的包裝食品,未過期的定價會較進取,然後按日子減價,因此我們的訂價需要不時調整,另外貨品的流轉速度也十分關鍵,例如薯片類會較快受過期影響而口感下降,就算有大量供應,我們也會謹慎入貨。由於我們售賣快將和已過期食品,因此必須確保入貨及出貨流轉夠迅速。」
售賣過期食品對港人而言始終新鮮,Terence相信需用一段時間才能讓供貨商和消費者接受概念。超市開業半年雖暫未收支平衡,但上月透過網上銷售和周末巿集已錄得1萬元生意額。另外,團隊雖參加過不少創業比賽,贏得共10多萬元起步資金,但萬事起頭難,抱着「慳得就慳」的心態,4人現時收貨、存倉、送貨「一腳踢」,Terence和Ben更於放學後變身「外賣仔」,在港鐵沿線送貨,有時亦會因趕收貨而「走堂」,但兩位大學生認為辛苦也值得:「創業除賺錢,我們也想做幫到社會的事。對比其他地區,港人環保意識未算高,做綠色生意不易。雖然我們認為食物浪費是重要議題,但若無生意,那便等同巿場不認同這套價值。我們此刻仍在測試巿場,而作為學生,未有太大生活壓力和可靈活調配時間是我們的優勢。」
收入以外的考慮
「工字不出頭」是香港幾代人傳下來的信念,搞生意向錢看天經地義,但今時今日的年輕一代,除了賺錢這個核心價值,核心外圍尚有社會價值。幾位創業人除追求利潤外,皆不約而同希望以一盤生意回應社會的不同議題,利用巿場力量把群眾引導向利好社會的方向走。假如香港能提供更佳土壤,讓這些利己、利人、利社會的「三贏」創業萌芽,社會的怨氣和無力感或能大大減少。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