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人壽保險|保費高昂仍有保障缺口? 終身壽保多人買是因為…

撰文:10Life保險解碼
出版:更新:

香港人均保險供款地上最強 保障依然唔夠?點解定期人壽保險 總被人置之不理?

香港人均保險供款地上最強 保障依然唔夠?點解定期人壽保險總被人置之不理?保障缺口?點解保險好似買極都唔夠?2019年保監局曾發表《保障缺口》的研究(見註1),指出香港整體的保障缺口達6萬億港元,而每名在職人士的平均保障缺口約港幣167萬,然而香港的整體投保額一點也不低。根據SwissRe的報告(見註2),截止2018年,香港的人均壽險業務保費達港幣63,991,冠絕全球,大概是美國的4倍,亦遠高於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究竟,所謂身故的保障缺口,是不是不能跨越的鴻溝?

定期人壽保險簡單解說:

+20

研究指身故保障缺口為年薪5.4倍

身故的保障缺口(Mortality Protection Gap)是指,假如家庭收入之柱不幸身故,依賴其供養的家屬(一般是年幼的子女、或年老的父母)因資產不足,而無法維持原來的生活水平。所謂的資產,包括存款、投資、人壽保額等。若這些資產不足以應付家屬將來的生活、教育需要,及償還家庭負債,如按揭貸款,便會形成保障缺口。

究竟一個人的保障缺口有幾多呢?其實坊間並無一條公認的方程式。而文首提及的保監局《保障缺口》報告,就推算每名在職人士的平均保障缺口為年薪的5.4倍。

相關文章:儲蓄保險|生活艱難要錢應急? 除提取紅利及退保外還這個選擇

+14

定期人壽保障高 卻少人投保

保險公司、代理經常提出,香港人有很大的保障缺口,要買多點保險。事實上,香港的人均壽險投保額全球第一,反映香港人對保險相當闊綽,為甚麼保障缺口依然這麼大?香港人主要投保於終身人壽保險,著重儲蓄多於保障,雖然投保人「有錢拎返」,但人壽保障未必足夠。相反,「純保障」的定期人壽保險在香港的市場相對地細,遠不及儲蓄吸引。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亞洲人喜歡儲蓄、對於純消費型的產品不太接受。有別於其他商品,消費者很少會主動地對保險有興趣,保險的好處一般都是由保險代理告訴給投保人。但是,定期人壽保費便宜,保險代理可從中賺取的佣金十分有限,所以未必向顧客積極推銷定期人壽。

相關文章:【理財】9個人生道理太晚才知?投資專家給孩子的信提醒理財關鍵

+25

定期人壽保費低 助您輕鬆跨過人壽保障缺口

從保障角度,定期人壽雖然只保障指定年期,但其身故賠償槓桿卻遠高於終身人壽保險。所謂身故賠償槓桿,即保額÷已付保費,假設受保人的身故賠償為港幣1百萬,分別投保定期人壽或終身人壽,保費差別很大,造成不同的身故賠償槓桿。賠償槓桿越高,代表產品的人壽保障越高。

另外,即使終身人壽同是人壽保險,但其產品定位分野很大,有的著重財富增值,有些能儲錢亦一定保障,我們會以保障成分較重(後者)的終身人壽,與定期人壽作比較。

比較定期人壽保險及終生人壽保險的身故賠償賠數

+10

上圖顯示,最高的身故賠償槓桿發生在保單第一年,若受保人於首年身故,定期保險的身故賠償槓桿可達1,436.8倍(見上圖註3),但終身人壽最高亦只有59.3倍 (見上圖註4)。假設保額相同,隨著時間,受保人累積供保費更多,其身故賠償槓桿亦會隨之下調,若受保人於第10年離世,定期保險的身故賠償槓桿有117.2倍,但終身人壽就只得5.9倍。

上述是以定期人壽較長的續保年期(10年)與終身人壽比較,如果大家需要的人壽保障年期較短,亦可選擇每5年續保或每年續保,尤其是當選擇每年續保,投保開始時的保費更低,可用作管理短期的人壽風險。

對於香港人均保障缺口$167萬,如果透過定期人壽保險,一個35歲的男性受保人,一年大概保費一千多元,就可以填補這個保障缺口。相對於香港人均保費港幣6萬多,可見香港人並不是買不夠保險,只是買不夠保障型產品。已投保終身人壽的投保人,只要加一份定期人壽,便可大大加強保障。現時,不少定期人壽保險產品可接受網上投保,即使沒有驗身、足不出戶,投保人依然可以大額投保。

備註﹕

1. 保險業監管局《香港保障缺口(身故風險)研究》

2. Swiss Re Sigma 2019年第3期:《世界保險業﹕重心繼續東移》。香港的人均壽險業務保費達$63,991,以1美元兌7.8港元計。

3. 以上資訊由10Life提供,僅供參考,並非銷售建議。資訊更新至2020年9月8日。

相關文章:胡亂消費全因工作蠶食人生? 7大徵兆反映生活失平衡|自我管理

+10

【本文獲「10Life保險比較平台」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