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公大門檻低?讀碩士只求學位? 半宅職薯分享在職進修心得

撰文:半宅職薯
出版:更新:

香港經濟環境轉差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少朋友都會想到進修增值,以增加競爭力。半宅職薯今次就以過來身分,分享他在香港公開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選擇課程和兼讀進修的體驗,也分享他報讀NLP課程的感想,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半宅職薯當時是這樣進修的:每天放工之後便立即在回家途中解決晚餐,回到家之後立即上床睡覺,然後在凌晨四時起床,利用全日最寧靜,精神最集中的時間去溫習功課。(Shutterstock)

從放棄大學offer說起

如果大家有看我的專欄的話,都會知道我當年放棄大學取錄投身職場由低做起。當時年紀輕,想法相當理想:如果我放棄香港大學的學額,轉而投身職場由低做起,然後報讀遙距學士學位課程的話,我豈不可以一來減輕家庭負擔,二來早一步累積工作經驗,在幾年之後便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學歷,比其他同年齡的大學生更具優勢嗎?

在這種完美想法的驅使之下,我選擇了中七畢業之後便投身職場,然後立即報讀香港公開大學的遙距學士課程。

如果說努力艱辛的過程等於學習得着的話,公大的遙距課程絕對是令人更上一層樓的階梯。(資料圖片)

遙距進修的經歷

為甚麼我要報讀公大的遙距課程呢?因為當時香港兼讀制的學士學位課程選擇不及現在的多,而且我當時的首要目標不單要完成課程,更加要升職。為了方便我可以在任何日子、任何時間超時工作而不麻煩上司,選擇公大的遙距進修課程最適合不過。

孤獨的學習旅程

有些人說公大不算是名牌大學,甚至因為遙距課程沒設入學門檻而胡說學位是買回來的。這一點我極不同意。如果說努力艱辛的過程等於學習得着的話,公大的遙距課程絕對是令人更上一層樓的階梯。

在沒有同學互相幫助,只有極少面授課堂,主力靠自學的情況之下,我逐一完成學科。我還記得當時是這樣温習的:每天放工之後便立即在回家途中解決晚餐,回到家之後立即上床睡覺,然後在凌晨四時起床,利用全日最寧靜,精神最集中的時間去溫習功課。

至於面授課堂呢?公大是有的,只不過很少。於是我想出了一個方法去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公大遙距課程每一科都分了若干個學習小組,有不同的導師。通常會在一個月的某一天由早到晚進行。於是我便在這一天請假,由早到晚sit-in不同導師的課堂,從不同導師身上學習。當然,早上要先喝兩杯咖啡啦!

相關文章:喬布斯、朱克伯格怎生活? 6個小習慣成功人士都在做|自我管理

+2

對於當時還未到二十歲的我,聽到當年的中學好友分享升讀大學的新鮮事,享受honeymoon year;也見到差不多年齡的同事放工後結伴去遊玩,而我卻要趕回家休息以準備凌晨時分起床温習。那種既要在職場中掙扎角力,又要獨自在筆記堆中揣摩重點的滋味絕不容易用文字表達出來,但卻磨練出我的意志力。

經過幾年的公大學習生活,我發現除了課本理論知識之外,我掌握了一項很重要的技能-就是自學。這項技能為我日後的學習打好了穩健的根基。雖然畢業多年,書本知識不少已經淡忘,但掌握了自學的技能,便等於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讓我有信心可以學到任何希望學的東西,大大增加了我的適應力。

相關文章:浪費時間多麼可恥? 看Bill Gates勤奮工作到哪地步!|自我管理

+4

想知甚麼,便學甚麼

當我掌握了自學的技能之後,要再學習其他知識可說是方便極了。在公大學習生涯的尾段,我同時也報讀了一些其他課程,考了一些專業資格:

我報讀了調解員的課程,及後考取了註冊調解員資格。在這個短短的課程中,我接觸了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令當時只有二十多歲,以為自己已經事業有小成的我眼界大開,認識到天下之大,世界之廣,讓我學會了謙虛。而調解著重雙贏,這一項技能令我在往後多年和別人合作時更懂得設計雙贏方案,速成合作,把技巧應用到調解桌以外。

相關文章:想進修但冇方向?世界經濟論壇列出「2022年十大人才必備技能」

我也修讀了身心語言程式學(NLP)的執行師、高級執行師及導師課程。為甚麼我要修讀這些課程呢?因為我想在某一方面成為專家。在這兩年多的學習生涯之中,我學的遠遠不單只是NLP的技巧,更是從我的導師身上觀察到如何把構思化成現實。如果說從公大的得著是打開知識大門的話,NLP就是應用知識所需的心態和工具。

而與此同時,我也報讀了一個只有幾個月的危機管理課程,主要關於危機溝通。在這短短的課程裏面,我最大的得著不單只是危機溝通,更是學會如何和傳媒打交道,了解他們的需要。打趣的說,要不是這樣,我也沒有機會在這裏寫專欄。

相關文章:【自我管理】如何擺脫加班窮忙人生? 用「7加減2」法則管理工作

+2

碩士課程,學會批判性思考

在完成公大的學士課程之後,我去了香港科技大學修讀授課式碩士課程。有了良好的自學能力,碩士課程對我來說不太困難。

科大的這個碩士課程設計很好,雖然是兼讀制,但學術味道十分濃厚。很多科都混合了碩士生和博士生,讓我可以窺探學術尖子的學習方式和嚴謹水準。經過兩年的學習之後,我得到的不單是課程內的知識,更加學習到如何以多角度思考,明白從不同角度觀察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結果,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掌握了批判性思維的精髓。我也從「知道自己知道甚麼」,進步至「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大大改變了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研究式課程 為自己創造知識

在完成這個授課式課程之後,我對產生知識的過程發生了興趣。於是進一步在科大修讀研究式碩士課程。

如果說授課式碩士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那麼研究式碩士就是一個發現的過程。越研究得深入,越發現自己的研究題目根本早有答案;越看得多資料文獻,研究方向越迷失。很多我原本以為是問題的問題,到後來都發現原來根本不是問題。

相關文章:【自我管理】目標很多沒時間完成? 學習巴菲特5/25策略制定計劃

同樣地,研究的項目並不是成長的重點,最能令我成長的,是讓我掌握了研究的方法,由自己創造第一手知識。

說到知識,我認為有第一手知識和第二手知識之分。第二手知識就是我們一般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是理論,是法則,也是是別人研究的成果。所以大家會發現,第二手知識未必能夠完全應用在生活和工作之中,因為當初研究人員的研究目的並不是為你現在的工作貼身設計的。

而第一手知識呢?就是自己親身經歷,親自發掘,為自己而創造的知識。經過整理的親身經驗,就屬於這種第一手知識。而在這個研究式學習過程之中,我學會了如何蒐集資料,分析資料,進而綜合演變成適合自己的理論,為自己創造最新、最貼時的第一手知識。在這個二手知識快速過期的時代中,創造第一手知識的能力大大幫助了我適應這個快速轉變的世界。

相關文章:不放棄友誼?人工月月清? 9件事成長後或感後悔|自我管理

+13

結語

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對於訓練和教育的想法。有一些進修課程屬於訓練課程,是給予一些硬件技能,讓學員能夠立竿見影的在特定工作環境上實踐,例如證書和專業執照等等。

而教育類型的課程呢?則著重長遠的啟發,著重軟件多於硬件。大家可能在修畢課程的那一天不知道自己學了甚麼,但可能在十年後的某一天,好像「撻著大掣」般得到啟發。

技能性的硬件課程有如一件有用的工具,能夠賦予你立即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但放得久而不用的話難免會生鏽;而啟發性的軟件課程,就好像醇酒一樣,放得越久越香醇。

在考慮報讀甚麼課程之前,大家首先要思考清楚自己需要的是能夠立即應用,有第三方證明資歷的技能;還是需要自我成長,提升軟件思考力的長線投資。每一個課程都有它的價值。只要細心感受的話,從課程中的得著往往超越課程的內容本身。

相關文章:空虛不同寂寞長遠磨蝕鬥志 3大方法逃離消極人生|自我管理

+16

相關文章:【職場心理】享受獨處、培養好奇心 14種日常小事改善EQ管理!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