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上電視台創辦人:辦網媒,最重要的是內容,要有新觀點

撰文:方心惠
出版:更新:

近年本土文化備受關注,打着本地文化旗號出來創業的大有人在,歐陽永權(Andrew)是其中一員,曾從事廣告界的他更選擇以網上電視台這個形式創業。
MIHK,全名為「香港製造網絡電視」,是一個主力製作網上收費電視節目的網上電視台,而一般電視台所播放的飲食及綜藝類型節目,這個平台都有,不過MIHK的觀眾卻可邊收看邊留言回應。Andrew以他對媒體的看法創立這個平台,藉此宣揚香港文化,儘管這不是一條主流的路線,但創業近1年,他仍然堅守信念,成敗則留待市場定奪。
攝影:余俊亮

Andrew年近半百,但仍心繫創業,盼為宣揚本土文化出一分力。

「我是香港人,職業是創作人。」一問及自身的定位,Andrew不假思索便這樣回答。事實上,香港人與創作人這兩個身分不單是他對自己的界定,同時亦是他創立MIHK的信念。

Andrew以創作人自居,不喜歡香港金融炒賣盛行的風氣。

身分迷失與肯定

Andrew自言早在本土風潮興起前就有意弘揚香港文化,亦曾一度有身分認同問題,不過迷失過後便對港人的獨特身分加以肯定,惟近年政策有意無意打擊本土文化,令他尤感心痛。他憶述:「我以前在加拿大讀書,很掛念香港的節日、家人和食物,也有身分認同問題。我們不是中國人,我們不是吃包點,而是吃雲吞麵和飲『茶走』(以煉奶沖調的奶茶);我們會吃的是漢堡包,但亦不會視自己為加拿大人,所以我覺得我們是獨特的人。但我覺得這樣獨特的身分已不能維持,因政府要我們做中國人,要『洗底』。整件事很錯。」就是這種對香港文化的鍾愛,令他萌生了創業的念頭和保存本土文化的心願。惟當談及要以媒體形式喚醒香港團結精神時,則有另一個身分的故事要說。

香港人喜歡吃東西,所以飲食節目是網台的重點節目之一。

「我是創作人,之前做過廣告公司,喜歡製作東西。我希望利用創意做實驗,創造工作崗位、文化創意產業和GDP。」由廣告到網上電視台,Andrew也曾開辦過貿易公司,三者之間的關係亦近亦遠:貿易雖說是用來賺錢,但卻可累積營運經驗;廣告和媒體之間有著共通性,他可將在廣告所需的創意帶到開辦網上電視台的過程中,「我所做的事都離不開創作和溝通,廣告和媒體都是關於如何說一個故事:廣告是如何突顯產品最精闢之處,讓人有共鳴;媒體所做的節目也希望帶來養分,有著觸動觀眾心靈的看法,從而改變大眾的思想和行為。網台有訊息傳播,而且與做廣告時一樣,不是要平鋪直敍,而是要加入創意與娛樂性,這是以前在廣告界打滾多年帶下來的經驗––如何在熟悉的題材上加入新鮮元素。」

無庸置疑,經驗可帶來技能和對行業的知識,但在此之上,創業者更需要具有對行業的見解。擁有豐富廣告製作經驗的他常大談對媒體的意見,亦因看到現今媒體的不足之處,才銳意選擇創立網台,設法填補空隙。

網台設有多個頻道,提供不同資訊。

網台最大特點:互動

Andrew與很多人一樣摒棄紙媒看好網媒,覺得香港人的生活節奏不如以往,每日很早就要起來工作,每天都要四出奔波,哪有閒情逸致坐下來看報紙?不過網媒卻可令大眾隨時隨地接收最新資訊。要脫穎而出的話,他亦相信不會困難:「辦網媒,最重要的是內容,因文創事業是很靠實力和個人看法的。要辦1個成功的網媒,首先是觀點不能重複,要有新觀點,亦由於網媒沒監管,所以我們的說話更要真實,要報導自己相信和真確的消息。我們亦不可以沒有立場,因為香港的訊息來源很充足,資料很氾濫,媒體要懂得如何分析有關資料再向大眾呈現,而沒有立場或立場太偏頗的話,是會被淘汰的。」

這隻貓不單是Andrew的寵物,更是電視台的「台長」。
辦網媒,最重要的是內容,因文創事業是很靠實力和個人看法的。要辦一個成功的網媒,首先是觀點不能重複,要有新觀點,亦由於網媒沒監管,所以我們的說話更要真實,要報導自己相信和真確的消息。
歐陽永權,MIHK創辦人

在資訊爆炸、媒體林立的時代裏,較為人熟悉的例子有《100毛》與「HKTV」,Andrew就選擇了創辦集視像聲像與互動於一身的網台,做法算不上是主流,但卻可填補傳統媒體無法與觀眾互動的缺失,這既是紙媒無法做到的事情,亦是新興電視台忽略了的一點,因此他不會步它們的後塵。「《歡樂今宵》以往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能讓觀眾感受到現場氣氛,辦網台就可感受到即時的喜怒哀樂,如痛罵政府、揭示社會不公平現象及分享驚慄感覺等,在直播節目時,我們10秒內就會得到回應和互動,觀眾也可挑戰主持的說話。有些網劇本沒走錯路,但就是忽略了互動這一點,結果便沒有人氣了。」

Studio不單自用,也會出租予希望製作節目的其他團隊及單位。

摸索網台出路

作為收費網上電視台,MIHK會免費提供部分直播及精選節目予大眾觀賞,但如要收看所有頻道及使用即時留言功能,便得繳付月費。Andrew坦言現時100人中只有大約5至7人願意付錢,但比起傳統只為政治喉舌,用於宣傳政府與政黨訊息的網台,他知曉節目「如何說」比起「說什麼」更為重要。

就算是製作飲食節目,他亦不會如大台般找來看似高高在上的主持來品嚐貴價燕窩,而是邀請平民美食家到不同餐廳吃飯,驗證菜式是否真的好吃。他批評傳統媒體只在製造虛無飄渺的假象,食評脫離了社會現實,讓觀眾只有羨慕分兒,「就如本地飲食文化般,香港有許多老行業及本土經濟,但許多人與事已被地產商推行的商場化抹殺掉。若沒有飲食文化,這個地方便會『玩完』。」

因此,他的網台會製作很多讓觀眾了解香港文化的節目,內容包括飲食、藝術、文化、地區及靈異,喚起大眾對香港的歸屬感。

飲食節目固然看重,但Andrew也希望節目更多元化,如訪問詠春師傅就是較新鮮的題材。

最後,問到創辦MIHK最大的挑戰,Andrew直言創業的最大困難直接等於辦網媒的難題,「這都不外乎是收益問題,因為我尚未找到一個可真正賺錢營運的商業模式。」不過,曾辦過貿易公司的他很有商業頭腦,考慮到辦網台比在YouTube有更多收益渠道,因此除靠廣告外,現亦有提供網購服務增加收入。

Andrew仍在尋覓理想的經營方法,更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為喻,「能否找到仍是未知,但既有的大陸已被污染,我只有被迫前行。我尚在尋覓更好的營運方法。創業已有1年,我看到營業額已有增長,這是正面和健康的。」儘管未知前路,他最後還是喃喃道:「沒信心就不如不做了。」

MIHK去年成立,早前才剛慶祝台慶。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