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管理】調配強積金忌用「圍爐」心態 小心5大主觀選擇陷阱
不少打工仔每月供強積金(MPF)時都心不甘,情不願,覺得供強積金就如「倒錢落海」,蝕多賺少。話雖如此,打工仔亦應檢視個人的強積金管理方式,了解虧損原因。有理財專家指不少人慣以「主觀選擇」方式來管理強積金,其實這樣做只會增加投資風險。
撰文:梁世傑
據本港以往一些研究調查所顯示,打工仔經常超過一年沒有理會強積金。不過,每當打工仔受零增長的強積金報表所刺激,想去主動管理強積金的時候,往往不加思索地依賴感覺及情緒作為投資策略,筆者視這為「主觀選擇」。套進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的著作《快思慢想》內的理論來說,「主觀選擇」算是系統一的「快思」,「客觀分析」是系統二的「慢想」;前者是直覺反射式的操作,後者是理性的執行。
我們習慣用「快思」去處理強積金,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都覺得強積金好麻煩、好困擾,是一件要擺脫的事情,心理上「快思」便自然出動去處理危險。不會留戀當中的過程,只想盡快處理去解除痛楚。
如果以下各點符合你的投資情況,你便是透過「主觀選擇」管理強積金。
主觀方式管理強積金心態(按圖了解):
「快思」的風險
「快思」大多是源自人類與生俱來的野外求生本能,尤其自古以來人類經常身處危險環境覓食,當面對問題又沒有工具時,只能採用快速反應。可是,強積金是富裕社會的產物,「慢想」下的客觀理性分析,才是最合適的處理強積金之道。
「主觀選擇」的初心是人們想體現自主自由,但前提是需要大量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否則「主觀選擇」體現出來的往往只是人云亦云,每次做強積金投資決定都是跟隨別人,因為「跟風」能把自己快速地帶去安全的位置。長期採用「主觀選擇」的後果,會把自己困於少數熟悉的投資物,用「圍爐」的心態去管理投資,令投資風險不自覺地集中。最常見的是強積金全部持有港股基金,強積金以外的個人投資又是港股。
學習「慢想」
如果以往「主觀選擇」的效果不彰,繼續下去只會令強積金的表現與自己退休需求的距離愈來愈遠。假如我們能改變自己對強積金的觀感,令自己心理上能夠自然地採用「慢想」,客觀理性地管理強積金,效果便會完全不一樣。客觀的投資管理會按既定、普遍及理性的投資方式,決策過程盡量減少個人情緒、喜惡及感覺等主觀包袱。
只有一邊拆除舊有的心理障礙,一邊吸收新的投資策略,全方位地管理個人財富,才對得起自己每月辛辛苦苦得來的強積金供款。
專頁:MPFDIY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下載網址: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