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故事】追夢始於一場怪病 醫科生也能做到人文關懷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如果說每個人都是有夢想的,相信多數人會認同;但是說每個人都敢擁抱自己的夢想,肯定會惹人質疑。現實的局限有時不得不令人選擇放棄追尋夢想,對於多數人而言,夢想終究是場夢;只有少數人才勇於將夢想實現成真。《從文科生到醫科生》的作者文科生就是這些追夢者中少數成功的例子。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其他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急病亂投醫 埋下夢想的種子

文科生的夢想始於一場長達三年的腳部怪病,「十年前,一個正在讀中學的小伙子某一天睡醒的時候,發現右邊膝頭突然腫了一大塊……」文章開頭如是說。那個被怪病盯上的小伙子就是文科生本人,最初他以為腫痛只是意外弄傷,看鐵打的時候,師傅也斷定為外傷,用藥酒加薑猛捽後,醫治短暫見效。但隔不到幾天,連左邊膝頭也腫起來,止痛藥也治不了的痛楚嚴重侵擾到他的日常生活。所謂急病亂投醫,往後,文科生就在遙遙無期的求醫生活中度過了三年,期間承受了無數的痛楚、不甘、抑鬱……從鐵打師傅到針灸中醫、骨科醫生,再到靈媒、隱世神醫、另類療法提倡者,全都束手無策。

文科生的夢想始於一場長達三年的腳部怪病。(示意圖)(Gettyimages/視覺中國)

直至機緣巧合遇到一位骨科仁醫,文科生才知悉多年的怪病其實是少年早發性的風濕及自體免疫科的疾病,只要對症下藥,病情在三個月內就有顯著改善。仁醫花了很多時間和耐性向他解釋和安慰,消除了文科生多年來的無助和不安。

說到這裏,也許你會好奇,作者腳部患怪病和他棄文從醫有什麼直接關係嗎?

其實從那時起,從醫的夢想種子在他心房間撒下了。「希望他朝一日,即是醫學治不了病人的病情,也可以透過關懷和心靈的支持讓病人感受到些微溫暖,在充滿荊棘的路上走得舒服一點。」這是文科生從醫的初衷。他不希望一些不負責任的醫師,或者不科學的療法、知識,耽誤病人就醫的最佳時期,消磨病人的生存意志。

希望他朝一日,即是醫學治不了病人的病情,也可以透過關懷和心靈的支持讓病人感受到些微溫暖,在充滿荊棘的路上走得舒服一點。(《Doctors》劇照)

從裸辭銀行MT 到確信夢想

一份薪資優厚,晉升階梯穩定,而且有不同培訓機會的工作相信是不少港人日夜渴望的,如果要拿夢想來與之交換,也未嘗不可。但是對於文科生來說,由始至終從事一份欠缺熱誠的工作永遠比不上擁有抱負和熱情的夢想職業更痛快。文科生毅然在二十多歲那年裸辭了一份穩定的銀行MT工作後,他硬着頭皮申請到外國入讀學士醫學學位。

「什麼?你竟然放棄MT這個工作,你知不知道有幾多人爭着想要你現在擁有的工作?」

「吓?你完全沒有理科背景,要怎麼報考醫學生?你應付得來醫科的課程嗎?」

文科生為了夢想而奮鬥。(Gettyimages/視覺中國)

面對朋友的好心規勸,他都無動於衷。文科生深信:「追夢的路途上也會遇到很多兩難的局面,或許要放棄一直擁有的成就,還要冒着辛苦後還是徒勞無功的風險。」追夢需要承擔風險是事實,或許就是敢於承擔風險,放手一搏的少數人才能迎上成功。

第二位令文科生決心從醫的人就是他的大學教授,在文科生裸辭後願意聘請他擔任研究助理的人也是他的大學教授。教授是一位有醫德的仁醫,在人手嚴重不足的公立醫院,大多醫生只會花五到十分鐘去診斷一位病人,唯獨教授每次看診都會細心聆聽病人的話,耐心將病人的憂慮和想法排解;他也會放棄私人吃飯、作息時間全心投入醫業之中。

文科生確信作為醫生是可以用生命影響生命的。(《On Call 36小時》劇照)

教授身教的方法讓文科生確信作為醫者是可以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對文科生而言,比起治療更重要的是看見病人康復後的笑容,以及病人家屬露出釋懷的表情,這些都讓文科生確信自己的決定沒有錯。人生中,或許再也沒有比實現夢想後所獲得的滿足、成就感更令人喜悅的事了。

《從文科生到醫科生》,文科生著。(蜂鳥出版)

內容提供:小dc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一個銀行MT棄文從醫的故事 裸辭追夢你敢嗎?」​】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