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提供穿戴式智能裝置 為福利或監視?僅46%員工願用
撰文:仲欐因
出版:更新:
穿戴式智能裝置愈見普及,功能亦愈見聰明,除能覆短訊外,更可查地圖及追蹤每日運動量等功能等,逐漸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上的私人助理。然而,這亦同時衍生問題——裝置上收集的數據,再也難以分清哪些是公是私。假如轉工簽約時公司附帶一隻智能手錶給你,你會說「我願意」嗎?
據英國PwC調查顯示,在2,000名受訪僱員中,有3分之2受訪者期望僱主可以更重視他們的健康和福利,但對於僱主提供公司有權限獲取資訊的穿戴式智能裝置時,只有46%僱員表示願意使用,有4成受訪者表示不信任公司是為員工福祉而提供裝置,他們更傾向認為裝置是公司的遙距監控。數字與去年同期同類型調查所得的44%相約,顯示僱員和僱主對於穿戴式智能裝置的議題,仍然未能建立互信。調查同時發現,年輕員工較願意以個人資料換取福利,在35歲以下僱員組別,有59%受訪者願意使用公司提供的裝置,55歲以上組別則只有3成。
PwC分析主任Anthony Bruce指,公司如要釋除僱員疑慮,需要顯示出對僱員數據保安的重視,並且要與員工做好溝通工作,讓僱員明白裝置對他們的好處。不過,對於穿戴式智能裝置的使用,僱員也並非完全「落閘」,調查指出假如公司允許員工彈性或遙距上班,願意使用的人數便由46%上升到55%。
英國於2015年有3百萬消費者購買穿戴式智能裝置,比2014年上升118%。但對於在上班時使用裝置,僱傭雙方則仍各有分歧,而隨着科技發展,職場監控的議題亦日益受到關注。英國過往便曾有公司以智能裝置監控員工心率及以GPS追蹤長途貨車司機的行蹤。今年1月,歐洲人權法院訂定,只要出於與工作相關原因,僱主便有權取得僱員電子裝置上的數據。可見在全民擁抱智能裝置之前,勞資雙方還有大量細節需要斟酌。
(資料來源:Tele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