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進修、創業都是假象!這種「隱性二世祖」最為人不齒也妒忌

努力進修、創業都是假象!這種「隱性二世祖」最為人不齒也妒忌
撰文:半宅職薯
出版:更新:

半宅職薯留意到香港社會有一群人,一生人都在用種種原因逃避踏入社會工作,卻又表現得很上進。今天就和大家討論這一批人的典型人生。

出身中上產家庭

這群人的父母通常屬於中上產,有幾層樓在手,生活無憂。他們父母不少是知識分子或者專業人士,但比較少是創業家。

這些父母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意可以留給他們,於是,為了讓他們將來可以維持中產地位,都會自小給予最好的教育:名牌幼稚園,國際學校,外國留學......等等。

相關文章:「工作態度正常」的人買少見少!8大特徵屬基本 很多人卻做不到

+12

高不成低不就

他們當中,有一部分非常勤力,考入神科,繼續成為專業人士或中上產。這群人在本篇文章暫且不談,因為他們大多會全力投身社會工作,成為下一代的社會棟樑。

我想談的,是正常努力,成績中上,但又未至於很有志氣的那一群。

這群人的遭遇是:大學畢業之後,未夠能力找到神級工作,但如果由低做起呢?不單止自己接受不到社會階層的立刻降格,他們的父母也會為寶貝仔女要摺起衣袖工作而感到肉痛。

徘徊於職場與學校之間

他們可能在大學畢業後立即讀碩士,也可能在畢業後花一兩年時間了解自己,尋覓人生方向。

在尋覓人生方向期間,他們比較少從事全職工作,反而傾向從事兼職工作。這也容易理解:一旦從事全職工作,他們的社會階層便會立即赤裸裸地反映出來;但如果只從事兼職呢?他們依然承接父母的中上產社會階層地位。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可以逃避現實。

花一兩年時間尋覓方向後,他們不少會回到學校全職讀一兩年書。在這段期間,他們在表面上依然很上進,對人說夢想是將來大展拳腳。

相關文章:90後00後將顛覆時代?不是麻煩製造者 7大特質加速職場革新進步

+17

創業,是通常的出路

由於一直沒有實在的工作經驗,讀完兩三個碩士學位,依然比較難能夠立即找到中層工作。甚至因為學歷太高,經驗太少,成為了找工作的羈絆。

創業,成了通常的選擇。

當然,他們也不會愚蠢得把父母一世的積蓄孤注一擲。他們會選擇較低成本的創業方式,以非常循序漸進的速度,以 Work-life Balance 方式慢慢地建立自己的生意。如是者,又過兩三年。在這段期間,他們的身份已經是「老細」了,說出來一點也不失禮。

前有去路後無追兵

他們可能創業不止一次,但由於父母擁有財務實力,能給他們幾次機會試錯。

當中只要有一次成功,便已經可以光宗耀祖,給自己和父母一個最好的交代,甚至成功養活自己,建立自己的家庭。

但創業九死一生,失敗例子始終佔多數。但不打緊,即使生意半死不活,他們的身份依然是「老細」。

相關文章:女生每天只工作4小時 人工低但生活輕鬆 嘆親友不懂她躺平心願

+8

承繼家產

到這個時候,這批人大概已經到了三十多歲,父母亦已開始老去,是時候把家產給他們承繼了。

試想想,當你有幾層樓在手,志向又普通,那還有需要工作的理由嗎?一層樓賣出套現,另外兩三層樓收租,經已可以很過很有體面的生活。況且自己又不打算結婚生仔,幾層樓,足以安安穩的過一生。

而當中的最重點,是這批人完完全全不會被父母囉嗦,因為他們發奮讀書,嘗試創業,身份已經是「老細」。在親戚朋友面前說出來,相當有面子。

結語

這篇文章並非學術文章,而且有主觀成分,但確確實實是不少人的寫照。這批人態度表現得很上進,但從事實角度看,卻在拖延時間,實行躺平。

這篇文章表面上的主角是年青的那批人,但實質上我想指出的,是那批人的父母的感受:一生努力工作賺錢,辛苦栽培下一代,是希望自己的努力成果得以承傳。但如果早知道下一代已經是最後一代,又會慢慢把自己一生的積蓄用光呢?那麼在當天,為何不就把自己定義為最後一代,享受豐足的生活質素呢?

【延伸閱讀,更多職場世代隔閡狀況】

9點正式上班 幾點返到公司?訪問5個世代 答案前後相差30分鐘

+6

主管斥不努力她卻沒曾改善?事主公開人工水平 網民讚:問薪無愧

+6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