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美女妝容服飾 從30款眉妝、胭脂、花鈿看古代東方美演變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關於古代女子的妝容,《洛神賦》有「雲髻峨峨,修眉聯娟」,《木蘭辭》有「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這些詩文引發今人的無限遐想,但她們究竟是如何梳妝打扮?我們並不清楚。
自述:陳詩宇 /編輯:餘璇(一条) /責編:倪楚嬌(一条)

真實的楊貴妃是什麼樣的?
北宋的珍珠妝是從何而來?
額黃、紅妝、花鈿、遠山眉又指的什麼?

8月,《中國妝容之美》一書出版,豆瓣評分高達8.6。書中展示了自先秦到清代女子的妝容,其中29組真實復原的妝容圖特別搶眼,從髮型到首飾,從唇色到眉型,每一處細節,都經過了翔實的考證,雖風格迥異,卻各有千秋,讓人有想立刻穿越的衝動。

我們來到北京,見到了作者之一陳詩宇,他是《國家寶藏》和《清平樂》的服飾顧問,從事中國古代服飾復原研究和工藝美術調研十多年。在他的眼中,復原古人形象的過程就像破案,曲折複雜,卻樂趣無窮。

陳詩宇為模特兒畫復古妝容(截圖:一条)

陳詩宇絕對是個「斜槓青年」。 過去十多年,他是出版社編輯,也是服飾史學者,做過影視劇的服飾顧問,也幹過博物館展覽策劃,一邊研究傳統工藝美術,一邊搞歷史人物的形象復原。

在《國家寶藏》節目中,由楊紫飾演的文成公主、由佟麗婭飾演的張懷寂之女丫丫,打破了人們對於唐朝女子的固有印象,觀眾直呼太美了!而這些人物造型的復原者,就是陳詩宇。在電視劇《清平樂》裏,他指導設計的後宮嬪妃的「珍珠妝」扮相,也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徽宗可以穿黃龍袍嗎?蕭後的鳳冠為何沒有鳳?回到唐朝需要帶幾件衣服?……有關於古代服飾方面的問題,網友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而把所有的問題歸攏到一塊,就是:真實的古人究竟是什麼樣子?

在京郊,我們來到了陳詩宇的工作室,看到了大量由他復原製作的古代服裝和首飾。

以下是他的自述:

了解妝容,也是了解文化的流變

妝容通常會有幾個重點,像眉妝、眼妝、唇妝,都是一些大家希望突出的部位。但我們的古典審美是比較東方式的,不喜歡太誇張的五官,比如太大眼睛,太大的嘴唇。所以古代女子化妝,主要是描眉和塗胭脂,極少修飾眼睛。畫眼線就細細長長的一條,誇張的會長到鬢角處。唇妝偏好小唇。比如「唇珠」,只在下唇點一小點。比如《延禧宮略》裏頭的「咬唇妝」,只簡單地在唇內側進行一點點暈染,像咬破了的嘴唇。

中國古典美女妝容復原一鑒,從眉妝、眼妝、唇妝了解各朝代對美的追求。(點擊放大欣賞)▼▼▼

+7

此外就是「以白為美」,自古至今,無論男女,都推崇面白。甚至在魏晉時期,一些文人雅士也會敷粉,比如曹植。但大多時候,男性的對妝容的需求是遠遠不如女性的,在今天也同樣如此。 漢代女子多愛白妝,眉型是平眉或者細彎眉,這是因為漢朝是漢民族文化初步定型的階段,審美偏好莊重、大氣,所以妝容也以沉靜為主。

與這類妝容相對應的,是漢代人曲裾繞襟的三重衣,裏外共有三層,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裏衣。髮型主要是垂髻,末端留有一縷頭髮,當風吹起來的時候,會有一種飄逸感。

我比較喜歡唐代。這是一個交融、開放的時代,在審美上也比較張揚、外放,因此女子妝容的變化也最多最豐富。 初唐,女子會在額頭上畫花鈿,一朵小花或者小的裝飾,在臉龐兩側畫上斜紅,嘴角邊再輕輕點上一點「假靨」,模擬酒窩。

盛唐的時候,會用非常強烈的紅妝,整個臉都塗滿了胭脂,這在當時的壁畫和出土陶俑上看得很清楚。李白寫「婦女馬上笑,顏如赦玉盤」,就是指當時貴婦塗了赤紅胭脂的圓臉,非常形象。甚至還有從吐蕃、西藏那邊學來的「血暈妝」。就是在眼睛上下劃上幾道橫道,如同被劃傷的血痕。這些妝容今天看起來非常誇張,但在當時都是非常時髦的畫法。

到了晚唐,女子臉上各種的裝飾就越來越多,叫「滿面縱橫花靨」。不僅畫了,甚至昆蟲的翅膀、翠鳥的羽毛、雲英,甚至各種寶石都會往臉上貼。我們去看今天保存在敦煌莫高窟裏的壁畫,那些供養人漢族女眷的妝容,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由此說明,唐代妝容的整體特點就是豐富盛大,而且交融性特別強,有很多少數民族和異域的元素在裏頭。

五代、漢、唐妝容復原圖(《中國妝容之美》節錄)

宋代是一個崇文的時代,對文教和古典制度都比較尊崇,因此,宋代女子在妝容上也是逐漸收斂的,回歸到淡雅、精緻的妝容。

此時「三白妝」開始出現。女子會在額頭、鼻樑和下巴敷上白粉,作用相當於今天的高光。甚至還出現了一個特別的妝面——「淚妝」,表達出相對哀愁的一種情緒。這個淚妝,近似於今天的高光卧蠶。眉型上,更加纖細、低調,基本以蛾眉為主。所謂「蛾兒雪柳黃金縷」,「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雖然稱謂不同,但基本都類似「蛾眉」,細細彎彎的兩根。

不過,宋代也會有盛大的妝面,比如在《清平樂》裏還原的皇后的盛裝——「珍珠妝」。其實珍珠妝就是在唐代女子畫花鈿、斜紅、頰靨的地方,改用珍珠來裝飾。在「台北故宮」收藏的宋代歷代皇后畫像裏頭,幾乎都有看到這種妝面。

因為《清平樂》中有很多宮廷禮儀的場景,比如說皇后大婚,或者是皇家祭祖等隆重的典禮,我們就按照宋代盛裝的要求,給她做了珍珠妝,大家看到以後也覺得很新奇。 相較於宋,明代妝容更加低調,明代的命婦甚至基本接近於素顏。但是她的侍女會打扮的比較俏皮,比如在眼角貼一兩個小珍珠、小花,歡喜時貼臉上,煩惱時貼眉梢。

「珍珠妝」到了明代繼續保持,頭上會搭配大型的龍鳳花釵冠,一般適用於最隆重的一些典禮儀式。 與簡潔的妝面相反,是明代女子繁縟的頭飾。她們通常會把頭髮歸攏至頭頂,帶上一個金銀絲編織的網胎,上面插滿了各種簪子,釵子,這一套頭飾有個專有名稱——䯼髻頭面,非常珠光寶氣,彰顯着身份和地位。

一次形象復原,就像是一次破案

還原古人的真實形象,我們通常會用到「多重證據法」。首先是查找相關的文獻材料,比如一些關於禮制的典籍——《周禮》《明會典》,或者是一些圖文書、筆記小說。 第二會藉助一些圖像資料,像墓葬壁畫上的人物造型,陶俑,或者是傳世的人物繪畫,等等。

先秦、唐、漢妝容復原圖(《中國妝容之美》節錄)

舉兩個例子,中唐到晚唐時期流行一種薄片式的花釵,上面會有一些浪漫的動植物圖案,或者是飛禽走獸。但是在博物館裏展出的花釵,總是靜靜地平放在那裏,它怎麼插戴呢,戴一根還是兩根?我就很好奇。

後來,我在敦煌壁畫裏頭看到大量晚唐時代的貴婦盛裝畫像,她們的頭上就正好就插了一整圈這樣的首飾,這才明白是要戴一圈,而且是左右對稱的,像孔雀開屏那樣。 但因為壁畫的呈現還不清晰,我需要找到未被擾動的出土材料來印證首飾具體的位置和方向。

正好前幾年,在西安附近發掘了一波女性墓葬,屬於晚唐時期的,女性頭上的花釵都一一保留在原位,這就正好和壁畫上的位置進行一個對應。我才明確了這一整套首飾的具體插戴方法。

另一個例子是明代的䯼髻頭面。 一開始,我們只會把古人的那些首飾統稱為釵、簪或者梳,但其實每件飾品,都有它特殊的專名。 比如《金瓶梅》裏,李瓶兒打了一個金絲的䯼髻,然後頂上戴了一個分心,但它具體是指的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

一些筆記,像《雲間據目抄》裏寫「頂用寶花,謂之挑心」,我們就知道頂部可以有一個寶花叫「挑心」。明代還有一些有圖的書,比如《三才圖會》,它裏頭就會畫出一些首飾的樣子,然後在旁邊進行標註,戴在鬢角兩側的首飾叫「掩鬢」。

根據這些描繪,大體就能推測出一套完整的明代䯼髻頭面的配置。這個時候我們再去找明代的畫像來印證,就比較科學。

《國家寶藏》中文成公主的形象復原

在《國家寶藏》第二期,由楊紫扮演的文成公主造型,也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設計。 提到唐代的公主、后妃,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可能是《簪花仕女圖》,畫中的女子身着薄紗大袖,拖地的長裙,頂着一個大高髻,插滿了金釵和大花,雍容華貴。 早期的《楊貴妃》《唐明皇》等幾個以唐代為背景的影視劇裏,大體都以此為基礎。

在《國家寶藏》節目中,由佟麗婭飾演的張懷寂之女丫丫(左)、由楊紫飾演文成公主(右)。

但《簪花仕女圖》描寫的是唐末,甚至是五代南唐時期的一個潮流。它距離文成公主生活的時間,隔了兩三百年,所以並不適合作為參照。 依照一些出土的長安一代的貴族墓葬中的壁畫和陶俑,可以推斷出初唐長安的流行服裝樣式:一件初唐風格的窄袖短襦衫,一件條紋的間色裙,腰間再加一條短裙作為裝飾。 面料選擇了唐人最喜愛羅類、綾類的暗紋面料,還有當時流行的粟特風格聯珠紋錦。公主的額頭上會裝飾有花鈿,髮型則是當時貴婦流行的雙刀半翻髻。

至此,一個初唐版本的文成公主才得以完成。 不少朋友會說,這個文成公主是楊紫最好的古裝扮相之一。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說明大眾對於歷史真實的接受度是越來越高的。

與妝容匹配的東方服飾審美

與傳統妝容相對應的,還有我們的古代服飾。 中國古代大多數時候,人們的服飾觀念比較保守,宮廷禮制也是家長式的,所以我們不太會去凸顯身體曲線,衣服的剪裁也以平面剪裁為主。

中國古典美女服飾復原圖鑒,從用色、設計、奢華程度看當時的文化風俗及朝代興衰。(點擊放大欣賞)▼▼▼

+16

儘管如此,也有一些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例外,就發生在武則天時期。當時可以算是女權巔峰的時代,女性地位空前的高。女人們想要竭力展示自己的美,所以唐初用來遮擋面目的冪籬、圍帽都被拋棄了。大量的壁畫、陶俑都體現了這一點,特別是在公元690年到705年之間,這個階段女性展露身型的程度是很強的。

不過,到了玄宗時期,又開始往雍容拖沓和相對保守的方向去發展了,裙腰又開始提高了。因為不重剪裁,人們會盡力在面料和織造工藝上下功夫,因為這也是財力和地位的體現。東方几個國家都是如此,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等。

再加上我們是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需要有不同的材質適應不同的温度,所以很早就發明出不同質感、厚薄、軟硬程度的面料,夏天會有紗和羅,冬天則是不透風的緞、綢、織錦等等。 可以說,絕大多數的絲綢織造品種和工藝,都是中國人率先發明發展出來的。

前年,日本新天皇登基,舉行了一次典禮,天皇穿的是一件赭黃色的「黃櫨染御袍」,它其實就來自唐朝的帝王的常服袍,無論顏色還是基本樣式都比較類似。但又在這個基礎上,演變出一個非常大的大袖和拖沓的形態。這也說明中國的文化傳播到日本,然後再在當地生根發芽。

日本皇后和一些貴族女性穿着的「十二單」,他們把外衣叫作「唐衣裳[cháng]」,其實也是來自於唐代女性的日常着裝,只是演變到現在,已經幾乎看不出和唐代的關係了。 另外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就是朝鮮半島的韓國和朝鮮。他們與我們土地接壤,歷史上也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服飾、習俗受我們影響更大。

不止明代,包括宋金時代,甚至更早的一些時期,高麗、朝鮮的國王都要接受中國皇帝的冊封和賜服。所以他們的正式着裝,包括官服和盛裝,是持續地受到了中國服飾制度的影響的。只是到了清代以後,中國人自己的服裝有了一個很大的演變,變成了旗人的系統。而朝鮮半島依然還部分延續了明代傳統,所以今天看來,他們傳統服裝與中國明代的服裝更接近。

中華文明其實是一個綿延不斷的文明,我們的語言、漢字都和數千年前是同一個文化系統。我們的服裝和禮儀,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研究古人的妝容和服飾,不止可以滿足我們的好奇心,更能讓我們了解傳統的中國文化和審美潮流,熟悉我們中國人過去的樣子。同時也可以想想,未來中國人該是怎樣的一個形象,不一定是復刻,但是可以有一些借鑑的思路。

同場加映:《花木蘭》暗藏抗爭意識?古代英雌自我覺醒 化妝征戰沙場有隱喻(點擊放大瀏覽)▼▼▼

+14

同場加映:漢服之美|新人花六位數還原明朝婚禮爆紅 仔細到杯碗也用仿古款(點擊放大瀏覽)▼▼▼

+25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