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綿雨令皮膚容易敏感?中醫教你4招抗濕保養 擺脫濕重疲倦
【回南天/皮膚敏感/潮濕】 踏入雨季,天氣潮濕、綿雨連連,天文台更指本週天氣持續放陰,更會有間歇性下雨。雨水紛紛,當然令人煩躁不已,更重要的是長期高濕度,令人有揮之不去的悶焗感覺,濕氣彌漫更很易出現疲態、「頭重重」等問題。
梅雨天濕熱悶焗,除了影響精神、心情,皮膚亦容易敏感不適,濕疹問題亦容易復發。想對抗濕氣,《01女生》特意邀請註冊中醫師鄭芸菁分享抗敏抗濕的調理秘訣。
4方法解決天氣濕熱導致的問題:皮膚痕癢、紅腫、敏感
鄭醫師分享道天氣濕熱,外內濕邪繁生:外在濕邪因天氣潮濕,內生濕邪因脾失健運。當脾臟健運不良,體內元氣不足,導致脾虛且濕、內外兩邪夾雜發作,就會刺激皮膚。
當皮膚受到濕邪刺激,就會出現皮膚痕癢、紅腫、敏感等情況。想解決皮膚問題,大家可以利用4種方法去急救、治療!
1. 濕敷
利用紗布浸泡生理鹽水,再濕敷在皮膚痕癢處。
2. 冷敷
利用冷毛巾或手帕包裹冰塊,以作局部鎮靜皮膚,能夠消退紅腫、減輕痕癢
3. 潤膚
塗抹不含藥用及化學成份的潤膚乳,以作滋潤肌膚
4. 中藥治療
以山藥針對治療脾胃,偏向濕重可多用蒼朮、茯苓,體質出現濕夾熱的情況,則多用土茯苓、萆薢。具體情況要視乎個別體質及皮膚皮疹狀態,建議諮詢註冊中醫師。
祛濕食譜、湯水原來不是人人合適?
不少人感覺自己「頭重重」、身體無力時,都會認為自己需要祛濕,但鄭醫師指出天氣潮濕屬於外濕,如果沒有被外在環境影響,而導致濕氣積聚的話,其實不需要袪濕,更加不要胡亂飲用祛濕茶!而常見內濕的症狀有舌苔厚白、身重、易感疲倦等。
想對抗濕氣,單純祛濕只治標不治本,祛濕同時亦要健脾,提升脾胃功能,體內水液運行暢順才不會積聚濕氣;例如在家除了可以用抽濕機外,同時配合生活習慣與食療。
2大安全祛濕湯水
祛濕湯水:1. 健脾化濕土茯苓赤小豆豬骨湯
材料:新鮮土茯苓70克、赤小豆30克、扁豆30克、生熟薏米30克、紅蘿蔔1條、豬骨500克
祛濕湯水:2. 祛濕利水老黃瓜薏仁湯
材料:老黃瓜1個、生熟薏米30克、澤瀉10克、陳皮1片、瘦肉半斤
應該如何祛濕健脾保養?
提到健脾,鄭醫師提醒會有三大因素影響脾胃功能,包括飲食、休息以及情緒。
飲食方面,應該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進食過多煎炸、油膩、生冷以及過甜的食物;以免阻礙脾胃功能,令水濕停留形成內濕。配合足夠休息、適量運動,能夠令心情輕鬆、暢快;同時補充氣血,有助排解濕聚身重的感覺。
資料提供:鄭芸菁 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