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徐家健:寧選特朗普 勿投希拉里的經濟邏輯
還有一星期左右便是美國總統選舉的日子(雖然投票其實早已開始),是大日子嗎?是吧,假如你認為美國總統是全球權力最高的一份工作。另一看法,亦是比佛利民(Milton Friedman)輩份更高的芝大元老戴維德(Aaron Director)的看法,是誰當美國總統根本關係不大,因為政客都是一樣的。
時代進步了,十年前芝大一位老師向我作個小補充,即使政客有分別,到實際推動政策時他們只會在不太重要的問題上顯示之間的不同。更何況, 個別選民手上一票對選舉結果的影響近乎零,關心選舉的人注意的其實往往不是選舉結果。加上種種其他原因,我們在傳媒上看到有關美國大選的報導與分析,部分是有心的不實,更多其實是無意的不盡。這一篇是哪種?請看下去然後自行判斷。
寫這篇文章,不是要預測選舉結果(民調結果或博彩倍率可以自已看),亦並非想表達我的政治理念(我對美國政治的個人理念在香港傳媒沒有公共性)。從十六年前移居美國,到近年港美兩邊走,總覺得所見所聞與本地輿論有點出入。即使是什麼意見領袖甚至國際關係專家,今次談論美國大選時都忽略了一些東西。輿論普遍以為,支持特朗普的只有教育程度低的美國中下階層,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一概追奉希拉里。我可以跟大家說,這是一個誤會。我認識的幾位經濟學家好友,他們雖然都同意特朗普的言論令人尷尬,但卻又不約而同認為當美國總統希拉里是個比特朗普更差的選擇!是的,我這幾位一向不太積極投票的朋友,有的已票投特朗普。解釋這個精英投特朗普現象前,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多年來美國大選對經濟影響的學術研究。
一個規律,是民主黨總統執政頭一兩年的經濟增長往往比由共和黨執政的時候略高,但這個規律是純屬幸運還是有其因果關係,暫時還未有定案。股市方面,民間有所謂「民主黨溢價」(Democrat Premium)的說法 ── 民主黨執政年代股票市場的回報率較共和黨執政時期高出近一成!然而,研究指當年共和黨小布殊的意外連任反令股市向好的。再用類似方法回顧過往一個世紀的美國大選,亦找不到什麼「民主黨溢價」。較明顯其實不是整體股市的影響,而是個別股份的起跌。一項研究收集了幾十間美國上市公司的資料,並按投資銀行分析報告小心把這些公司分為「布殊股」(如石油公司、國防工業的生產商、煙草商和微軟等)和「戈爾股」(如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公司和微軟的競爭對手等)兩類,研究發現「布殊股」和「戈爾股」的相對股價隨布殊的勝出機會起起落落,最終布殊勝出令「布殊股」的股價升了平均3%,而「戈爾股」卻蒸發了6%。
撇除一點點財富分配效應,只着眼整體經濟影響的話以上研究結果大致上支持「誰當美國總統關係不大」之說。既然關係不大,選個言論不令人尷尬的不是最簡單嗎?原來,近年爭議極大的奧巴馬醫改,改變了一些人多年來「誰當美國總統關係不大」的傳統看法。相信奧巴馬醫改破壞美國勞動市場的朋友,認為只有特朗普當上總統奧巴馬醫改才有機會被廢除。另一方面,雖然兩個都是政客,但由於整個民主黨以至部分共和黨議員對特朗普可謂恨之入骨,即使入主白宮特朗普要作惡其實並不容易。相反,希拉里太熟悉政府各部門的運作了,因此要制衡她難度反而大得多。
你不一定要認同以上邏輯,但我們必須理解美國部分精英的確有這個想法。而這個想法,不是純粹右膠盲目支持自由經濟那麽膚淺。
徐家健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及資訊經濟計劃附屬學者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