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義迷思:由 「奴役之路」到虛假的滴漏效應

撰文:余偉邦
出版:更新:

新自由主義一詞,最先在1938年巴黎一次會議上出現。出席這次會議的其中兩人,分別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海耶克(Friedrich Hayek)。他們奠定了新自由主義這一意識形態,認為羅斯福的新政,還有歐洲的社會民主主張,本質上都是集體主義。很多人都知道海耶克寫過《通往奴役之路》一書,但未必有太多人知道,海耶克在1947年所成立的首個宣揚新自由主義組織Mont Pelerin Society,更未必知道這個組織其實獲得了一批富豪財政支持。

海耶克

富豪助海耶克組織宣揚理念

英國左翼作家莫比奧特(George Monbiot)形容,在這些富豪的幫助下,海耶克開始建立起一個「新自由主義國際」的網絡,它包羅歐美兩地的一批學者、商人、記者等等。這場運動的金主,出錢支持一批智庫諸如美國企業研究所、傳統基金會等,去豐富並推擴新自由主義這一意識形態;他們也出錢支持一些學術機構和部門,特別是芝加哥和維珍尼亞的
大學。

然而,正當新自由主義被不斷推擴的同時,這場運動的「名字」卻悄悄地抹去了。「在1951年,(經濟學家)佛利民會高興地形容自己是新自由主義者,但不久後,這個字號開始被消失。更奇怪的是,儘管新自由主義運動變得愈益頻密,但這個消失的名字,並沒有被另一個通用字眼去替代。」新自由主義彷彿成為了無以名狀的「不存在」,變成了只有批判者才用的字眼。

戰後廿年,凱恩斯學派仍是西方主流,然而隨着1970年代歐美出現經濟危機,凱恩斯式政策失陷果,新自由主義開始進入主流,並在1980年代被美國總統列根和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定於一尊。透過IMF、世銀和世貿組織等機構,新自由主義政策往往在未有當地人民同意下,被加諸到世界各地,由南美、東歐、前蘇聯、韓國到希臘,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民生災難。

IMF學者揭滴漏效應惠民謊言

海耶克造訪首個全面奉行新自由主義國家、由獨裁者皮諾切特統治的智利時,便曾說過,「我寧可要一個自由獨裁專政,也不要一個沒有自由主義的民主政府」。
新自由主義的其中一個關鍵思想,是認為社會公義可透過所謂「滴漏效應」(trickle-down effect)來實現,簡言之就是當富人獲得大量資本,部分財富會透過就業職位的創造和私人慈善而流進窮人口袋中。可是IMF去年一份由五位經濟學家撰寫的研究報告,已承認所謂滴漏效應根本不存在。報告分析了1980至2012年間159個國家地區的數據,發現當人口中最富裕兩成人所分得的收入比例份額上升1個百分點,整體經濟在之後五年的增長速度反而會放慢0.08個百分點。

與之相反,最低收入的兩成人,如果其收入比例份額能上升1個百分點,整體經濟增長速度反而可以更快(多出0.38個百分點)。報告的結論是:「(富人受惠後)好處沒有滴漏下來。」

就像今年中IMF兩位學者對新自由主義模式的反思研究,這份揭破滴漏效應迷思的報告,也是一份很有參考價值的研究,然而問題是,如果這只僅屬IMF小撮研究員的個人想法,轉過頭來就被IMF高層束諸高閣,而不被落實到救助政策當中,這又有何實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