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自由黨是烏合之眾? 外交政策或有可取之處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自由黨的競選團隊近日陷入分裂邊緣,他們的副總統候選人韋爾德(Bill Weld)對外聲稱他個人參選是為了阻擋特朗普當選,但他們的總統候選人約翰遜(Gary Johnson)於今日澄清,他們二人團結一致,目標仍然是要贏得選舉。
但在約翰遜接連在電視訪問大出洋相,先是反問主持人「甚麼是阿勒頗」,後有說不出一位他尊敬的外國領袖,盡顯無能一面,但有人卻指若約翰遜當選總統,其實對美國外交或會更好。

自由黨候選人雖然在公開場合表現不濟,但他所屬黨派的外交政策其實還有可取之處。(Getty Images)

其實今屆民主、共和兩黨的候選人,均與約翰遜一樣不乏外交事務上的尷尬時刻。特朗普曾公開表示,沒有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國境內,又指美國應從敘利亞及伊拉克「提取所有石油」。而希拉里則指利比亞現在沒有內戰。

今屆大選的討論不甚注重外交政策,但作為總統權力下最重要的管轄範圍之一,此範疇實不應被大眾忽略。自由黨黨員大多對外交政策的取態為不干預主義(non-interventionism),這其實與奧巴馬近年的外交政策相近。

美國軍事介入敘利亞,未必會有好結果。(路透社)

在敘利亞問題上,自由黨及約翰遜認為美國若採取軍事介入,它將不會獲得成功,並有機會令當地局勢惡化,不能為當地人民紓災解困。這個取態正與現時白宮的政策一致,以較克制的外交政策,減少美國陷入不必要的衝突的機會,並以外交或非武力手段來解決全球性的問題。

對比起希拉里力主軍事介入中東,及特朗普的孤立主義,上月底一個民調結果顯示,美國人的外交取態更貼近自由黨。民調顯示,只得27%的美國人相信美國在全球事務上做得太少,有41%的受訪者更指美國做得太多,同時亦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其他國家應自行解決自身問題,不應依賴美國。

民調亦顯示有36%現役軍人傾向投票給約翰遜,他們很多都親身經歷過失敗外交政策的惡果,而本來大多都支持克制外交政策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有29%都計劃將選票交給約翰遜。

但無論如何,約翰遜持續在公眾場合出醜,甚至不能解決黨內分歧,均令外界不清楚自由黨於今次選舉的目的何在。就算目標清晰,這些問題亦會令人質疑第三黨的能力,掩蓋了自身的強項。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