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與華為升騰晶片:中國 AI 自主化的雙重突破|蘇仲成

DeepSeek 與華為升騰晶片|2025 年 1 月 27 日,中國 AI 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開源 AI 模型 DeepSeek-R1 成功登頂美國蘋果 App Store 免費榜單,超越 ChatGPT 成為使用者首選。與此同時,華為升騰系列 AI 晶片的技術突破,尤其是升騰 910B 的推出,標誌着中國在 AI 硬體領域正逐步縮小與英偉達等國際巨頭的差距。這兩大技術突破不僅展示了中國在 AI 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更為中國在全球 AI 競爭中提供了強大的底氣,使中國不再需要擔心受到美國技術限制的影響。
文:Michael C.S. So(嶺南大學研究生院客席助理教授)

DeepSeek 的低成本與開源策略:AI 軟件的自主化突破
DeepSeek 的成功核心在於其高效的訓練方法和創新的技術架構。據悉,DeepSeek-R1 的訓練成本僅為 557.6 萬美元,遠低於 OpenAI 等巨頭的數億美元投入。這一低成本優勢得益於其採用的混合專家系統(MoE)架構和強化學習技術,使得模型在處理複雜推理任務時表現出色,同時大幅降低了計算資源的需求。
此外,DeepSeek 的開源策略進一步降低了技術門檻。開發者可以自由使用和改進其模型,這不僅促進了技術的民主化,也加速了 AI 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相比之下,OpenAI 的閉源模式和高昂的使用成本限制了其普及性,而 DeepSeek 的開放性為中小企業和個人開發者提供了更具價效比的選擇。
DeepSeek 的崛起對中國 AI 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其低成本和高效能的特性使得更多企業能夠負擔得起先進的 AI 技術,從而加速 AI 在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應用。例如,DeepSeek 在處理數學和編碼任務時的出色表現,已經被用於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決策能力。
更重要的是,DeepSeek 的開源模式減少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降低了因國際局勢變化而導致的技術斷供風險。過去,中國企業和開發者擔心 OpenAI 等國外巨頭可能限制中國區的使用,而 DeepSeek 的出現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企業可以放心地將 AI 技術融入業務流程,無需擔心技術供應鏈的中斷。
華為升騰晶片:AI 硬體的自主化突破
在 AI 硬體領域,華為升騰系列晶片的技術突破同樣令人矚目。升騰 910B 基於自研達芬奇架構,在算力、能效比等關鍵指標上已接近甚至超越英偉達 A100。例如:
• 算力對比:升騰 910B 的 FP16 算力達 320-376 TFLOPS,高於 A100 的 312 TFLOPS;INT8 算力達 640 TOPS,接近 A100 的 624 TOPS。
• 能效優勢:升騰 910B 的每瓦特效能(5.2 TFLOPS/W)優於 A100(4.7 TFLOPS/W),在能耗敏感場景更具競爭力。
• 實際應用:騰訊、百度等企業已採用升騰 910B 最佳化 AI 模型訓練,其在大規模語言模型訓練中效率高達 80%,部分場景效能超過 A100 約 20%。
然而,華為仍需面對製造瓶頸與供應鏈風險。升騰 910C(下一代晶片)由中芯國際採用 N+2 制程生產,但良品率僅 20%,遠低於商業化所需的 70%,導致產能受限。此外,美國對 ASML 光刻機的出口管制,使中芯國際難以獲取 EUV 技術,制約 7nm 以下先進位制程發展。
儘管如此,華為的技術突破對中國 AI 產業鏈具有深遠影響。升騰晶片的自主化降低了對英偉達 GPU 的依賴,尤其在政府、金融等敏感領域,規避了美國技術斷供風險。同時,升騰晶片的成本優勢(單價約 12 萬元,低於英偉達 H20 晶片的降價後價格)和本土化服務,吸引了更多企業轉向國產方案。
雙重突破對中國 AI 自主化的意義
DeepSeek 和華為升騰晶片的技術突破,為中國 AI 自主化提供了軟硬體雙重保障:
1. 技術自主性提升:DeepSeek 的開源模型和華為的自主晶片,使中國無需依賴美國的高階技術即可實現 AI 技術的突破。
2. 產業應用加速普及:DeepSeek 的低成本與開源特性,以及華為晶片的高效能,推動 AI 技術在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快速滲透。
3. 國際競爭力重構:DeepSeek 和華為的崛起迫使美國巨頭重新審視其商業模式,例如 OpenAI 已開始降低 API 價格以應對競爭,而英偉達因市場對其硬體依賴性的擔憂,股價單日下跌 3.12%,市值蒸發超 1000 億美元。
中國 AI 自主化的新時代
DeepSeek 和華為升騰晶片的雙重突破,標誌着中國 AI 自主化的新時代的到來。這兩大技術突破不僅為中國企業和開發者提供了更多選擇,也為中國市場的 AI 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隨着 DeepSeek 和華為等本土企業的持續創新,中國有望在全球 AI 競爭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企業可以放心地將 AI 技術應用於不同領域,推動業務增長和創新,而無需擔心技術供應鏈的風險。這一變革將為全球 AI 市場帶來更多可能性,也為技術的民主化和普及化開闢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