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英國保守黨選出新黨魁,由約翰遜(Boris Johnson)勝出,同時將接替文翠珊成為英國首相。約翰遜曾任倫敦市長和外相,同時是脱歐的主要推手之一,是英國政壇中的焦點人物。不過公眾對他的印象,更多來自他不修邊幅的外型、出位的動作和具爭議的言論。現時英國在脱歐方案上陷入困局,不少英國人反而希望約翰遜能夠出奇不意,找到突破口。攝影:Getty Images、美聯社、路透社、視覺中國圖片編輯:劉鈞諾、蘇煒然
2012年5月4日,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為慶祝約翰遜連任倫敦市長,為約翰遜的蠟像添上派對飾物。(Jonathan Short/美聯社) 2016年5月16日,約翰遜參觀織布廠,拿起燙鬥,燙平一面宣傳脱歐的旗幟。(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脱歐公投,約翰遜與當時的妻子惠勒(Marina Wheeler)離開票站。(Carl Court/Getty Images) 2012年8月1日,倫敦舉行活動慶祝英國在倫敦奧運中獲得該屆第一面金牌,時任倫敦市長約翰遜用鋼索將自己吊在半空,揮動英國國旗。(Barcroft Media/視覺中國) 2019年7月6日,保守黨黨魁候選人約翰遜去到威爾斯卡迪夫(Cardiff),準備出席競選活動與對手侯俊偉辯論,在路途中食雪糕。(Frank Augstein/聯合採訪 via 路透社) 2015年9月18日,時任倫敦市長約翰遜出席倫敦一個學校活動,在欖球課期間,飛身接球。(Peter Nicholls/路透社) 2015年10月15日,時任倫敦市長約翰遜訪日,參與當地一個欖球活動,與10歲的球員碰撞。(Stefan Rousseau/PA via 美聯社) 2015年10月27日,時任倫敦市長約翰遜出席市長競選活動,與陸軍人員一起參與拔河活動。(Jonathan Brady/PA via 美聯社) 2017年7月20日,時任外相約翰遜訪日,參觀早稻田大學的機械人研究中心時,與機械人互動。(Eugene Hoshiko/聯合採訪 via 美聯社) 2019年7月3日,保守黨黨魁候選人約翰遜訪問泰晤士河谷警察訓練中心。(Dylan Martinez/聯合採訪 via Getty Images) 2019年7月4日,保守黨黨魁候選人約翰遜在Nosterfield一個農場嘗試剃羊毛,事後嗅自己的手。(Oli Scarff/聯合採訪 via Getty Images) 2014年10月28日,時任倫敦市長約翰遜造訪Fight for Peace拳擊學院,並親自參加拳擊訓練。(Leon Neal/法新社 via 視覺中國) 2013年4月8日,時任倫敦市長約翰遜宣傳歐洲籃球聯賽四強賽,他背向籃球架投籃併成功命中。(Andrew Winning/路透社) 2013年10月17日,時任倫敦市長約翰遜訪港,乘坐直升機俯瞰香港。(Andrew Parsons/聯合採訪 via 美聯社) 2016年2月29日,約翰遜訪問北愛爾蘭安特里姆(Antrim)的Wrightbus Chassis工廠。(Niall Carson/PA via 美聯社) 2017年10月15日,時任英國外相約翰遜(左)和捷克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伊沃·斯拉克在出席外交部長午餐會前,划艇前往英國外交大臣官邸Chevening House。(Daniel Leal-Olivas/聯合採訪 via Getty Images) 2019年7月17日,候選人約翰遜在保守黨黨魁選舉㓉動的最後一次演講中舉起醃魚。(Dan Kitwood/Getty Images) 2019年7月23日,約翰遜當選保守黨黨魁,成為英國下一任首相。他抵達保守黨總部時向記者做出手勢。(Toby Melville/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