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影像】日本即將重啟商業捕鯨 撕走「科研」包裝紙

【國際影像】日本即將重啟商業捕鯨 撕走「科研」包裝紙
撰文:蘇煒然
出版:更新:

日本在去年12月26日宣佈,今年7日1日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重啟商業捕鯨活動。日本的捕鯨行為在幾十年來一直備受國際爭議及反對,當中包括其主要盟友美國。1986年《禁止捕鯨公約》生效,日本仍可以科學研究為目的,每年在南極和北太平洋捕獵數百條小鬚鯨,但反對捕鯨的國家指責,日本用科學研究為藉口,行商業捕鯨之實,將鯨魚肉販賣食用。據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報告,日本販售多種瀕危鯨種,包括座頭鯨、長鬚鯨、灰鯨。日本捕鯨文化在二戰結束後快速形成,當時日本國內物資匱乏,鯨魚成為了重要的糧食來源,進食鯨魚肉的文化在20世紀60年代初達至高峰。不少日本老人對鯨肉存有特別情感,縱使鯨肉不如以往受歡迎,但日本部分市場仍然可以買到生肉、熟食和罐頭。退出IWC之後,日本將自己決定每年的捕鯨數量,行業內人士估計大約是180條左右,並不會比起之前科學研究捕鯨多,而捕鯨的地點將限制在日本自己的經濟海域,捕鯨船將會省下高昂的燃油成本。攝影:Issei Kato/路透社圖片編輯:許珮茵

6月14日,位於日本東部南房總市(Minamiboso)和田町(Wada)港口的捕鯨漁船停泊處。(Issei Kato/路透社)
攝於2008年6月4日,短鰭領航鯨躺在太地町(Taiji )的捕鯨船上。太地町以捕獵鯨魚及海豚而聞名,當地每年有一半時間都有捕獵活動,201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海豚灣》拍攝了當地漁民殘忍捕殺鯨豚的經過。(Issei Kato/路透社)
多艘漁船停泊在和田町港口,該處是日本其中一個捕鯨基地。(Issei Kato/路透社)
位於南房總市的P-man餐廳,餐牌上列出各式美食,包括了鯨魚肉料理。(Issei Kato/路透社)
42歲的P-man餐廳老闆Yoko Ichihara在廚房準備油炸鯨魚肉塊。(Issei Kato/路透社)
Ichihara的餐廳提供許多獨特的傳統鯨魚小食,例如油炸鯨魚肉、烤醃鯨魚扒和味噌生鯨魚肉粒。圖中為油炸鯨魚肉配醃漬蔬菜套餐。(Issei Kato/路透社)
Ichihara親自為客人下單。餐廳最受歡迎的菜式是鯨魚肉餅和烤鯨魚丸,「客人喜歡味道不像鯨魚的菜式,這看起來有點浪費。」Ichihara語帶諷刺地說。(Issei Kato/路透社)
南房總市一間名叫WA-O!的路邊小店販售鯨魚肉罐頭。(Issei Kato/路透社)
有顧客經過在WA-O!販賣鯨魚產品的位置。Yachiyo Ichihara與其他行家,即使知道日本將於7月1日恢復商業捕鯨,卻沒有對捕鯨業未來抱太大希望,「我真的很焦慮,並不期待。」她說。根據日本政府數據,只有300人從事捕鯨行業,鯨魚僅佔2006年日本肉類總消耗量的0.1%(Issei Kato/路透社)
一名男子經過和田町港口,岸邊有不少漁船停泊。(Issei Kato/路透社)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