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影像】好社區.大埔:可愛,在於有選擇
撰文:吳世寧 李慧筠 攝影組 柯詠敏 梁雪怡 袁智仁
出版:更新:
我們塑造城市,城市也塑造我們。一個城市的規劃設計,影響人們的生活模式。今時今日,該到哪裏找宜居的「城市後花園」?這個「後花園」不僅是綠樹成蔭的郊區,而是一個能夠讓人「生活」在社區,有空間認識街坊街裏,在街道上、小店裏逗貓兒狗兒玩的地方。大埔師奶謂:「大埔所以可愛,在於有選擇」。想郊遊的話,你在大埔絕對有空間「大步」走,「近近地」已可以到大尾督或大埔滘,小朋友更可以在校客串當個小農夫。選擇,對香港人而言,幾乎是已遺忘的動詞。在大埔,你有得揀,你真繫有得揀。
社區是人們聚會、交流、生活,體驗公民權利,甚或享受簡單放鬆的場所。在規劃層面看,行人路與馬路的連接,公園或廣場的位置等,也直接影響市民在城市中的生活質素。然而,漸漸地,在現代城市規劃之下,傳統舊區的格局和特質逐漸消失。每次有動土機聲在舊區響起,我們幾乎可以斷定,在附近,將有一個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住宅或商業項目落成,破壞原有的社區和城市結構。你再沒法到樓下幫襯富人情味的街坊小店,換來大型購物商場或一條整理得過分的寬闊街道。我們不禁想問:城市到底為誰而建?
不少新市鎮也被譏諷為「睡房社區」(Bedroom community),人的活動空間大概只有一屋斗室,街道則僅供行走之用。點到點,再跳上各種交通工具到下一個目的地。街上的風景與你無關,也許,街上根本無風景可言。碰上的不過是每天與你擦身而過、既遠且近的同區陌生人,而不是街坊。
今期要說的是「大埔好社區」。怎樣才算一個好社區,能讓人舒適地生活?街道寬闊整潔,行人走過不用肩碰肩,有商場為你遮風擋雨的,就是宜居之地嗎?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