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風】疤痕紋身方法解說.源起非洲部落的紋身風俗

撰文:鄭錦儀
出版:更新:

所謂「身體髮膚受諸父母」,中國人對紋身有所忌諱,大概是將傷害身體視作不孝,皆因沒有父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遭受肉體之苦。然而遠在非洲,卻有父母願意忍痛在孩子的身體上刻劃傷痕,這種風俗演變至今成為了別樹一格的疤痕刺青(SCARIFICATION TATTOO)。紋身者承受極大的痛楚,通過切割或烙印在皮膚留低凹凸不平的疤痕,這種疤痕刺青將跟隨紋身者一輩子,無法用激光去除,乃是真正意義上「一輩子的烙印」。

所承受的痛楚越深,當中的覺悟也會越多,不少紋身者會將疤痕刺青視作一種救贖心靈的行為。但始終這種刺青所涉及的技術更複雜,構成身體損害的機會也更高,所以需要專業且有經驗人士去操作。對於不同體質的紋身者來說,身體修復能力與速度都不一樣,以下《第二身》將帶大家探討一下疤痕刺青的種類。

切割(CUTTING & SKINNING)

能在皮膚之上留下如此深刻的疤痕,想到也知紋身者必須承受更大的痛楚。與一般的紋身方式有別,疤痕紋身並非以機械紋身槍紋上的,而是直接使用手術刀在皮膚上進行切割,掉皮膚一、二毫米的深度,從圖案的外圍至內部,依據被紋者身上的肌肉紋理進行「皮雕」。完成紋身後,傷口必須使用專用的藥皂清潔,否則疤痕無法正常痊癒,更有發炎的危機。

燒烙(BRANDING)

而在切割以外,另一種更簡單的紋身方式便是燒烙。先燒熱金屬製的工具至攝氏九百度,再將工具快速地壓在皮膚上,待約五秒的時間便可完成。現代用來燒烙的紋身工具是由一條幼細的不鏽鋼線組合加熱的器具,而舊式的工具則由鐵所鑄造。

《黑豹》(Black Panther)片中由Michael B.Jordon飾演的反派角色N'Jadaka(Erik)身上佈滿了疤痕刺青,除了作為計算殺人數量的標記,也代表他在成長經歷中所承受的痛楚。
非洲約魯巴(YORUBA)族人的臉部疤痕刺青。

承傳部落歷史 永不癒合的傷疤

談到疤痕刺青的起源,或可追溯至非洲的部落歷史,而這些部落風俗甚至流傳至現代。非洲約魯巴(YORUBA)族人在小孩的臉上或身體上留下疤痕般的標記,父母會用剃刀在孩子的臉上𠝹出各種圖騰圖案,並在傷口上灑上木炭,用來止血並且預防傷口癒合。掛在臉上刺青看起來似是意外留低的傷痕,它是不同部落及家族的人之身分印記,直至今日,一些非洲西部的顯赫家族仍保留這種習俗。除了用作身分認證,這些傷疤亦是裝飾身體的藝術,可是當這種「美」放諸在現代社會,相信對大眾的審美價值的說是一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