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權會跟進74宗職業死亡 促政府做好把關 帶頭做安全教育

撰文:鄭嘉惠 馬耀文
出版:更新:

根據勞工處數字,2023年上半年職業致命個案為145宗,而截至今日(28日),勞工處總共錄得22宗致命工業意外,當中23人死亡,意外主要發生在建造業。今年工權會共處理74宗職業死亡個案,建造業佔三分之一,另有10宗涉及政府部門,工權會表示,政府作為僱主理應著重職安,做好把關工作。
工權會亦就多個範疇提出意見,包括應確保工地嚴格執行吊運安全指引;檢討密閉空間作業作業安全;暑熱指數被形容「脫離現實」,亦漠視工人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若盲從或引致悲劇;詳細考慮及調查工人扣分制,包括考慮前線實際工作情況、工地中高層管理問題;同時關注外勞在港權益;並希望政府完善執行違反補償條例。工權會認為要減少意外,政府須作有效監管,同時本港亦需要有長遠及具規劃的安全教育。

今年工權會共處理74宗職業死亡個案。(鄭嘉惠攝)
+1

工權會今日(28日)召開記者會交代今年的工傷及職安大事。該會整合今年工傷個案的數字,根據勞工處數據,2023年上半年職業致命個案為145宗,受傷個案有14052宗,整體數字與2022年相約。至於工業意外,今年共錄得至少22宗致命工業意外,導致23人死亡。今年工權會共處理74宗職業死亡個案,當中有28宗涉及工業意外,其中24宗來自建造業、裝修及維修界別,猝死佔最多共18宗、13宗為高空工作墮下、5宗屬吊運意外、3宗為觸電意外。工權會指,在棚架、工作平台跌落等高空工作墮下的致命意外依舊較多,屬「重災區」。

工權會指,今年處理10宗政府部門相關的致命個案,處理的數字較往年多,直言政府理應比其他機構的雇主更著重職業安全,認為政府應該要在把關上做得更好。

目前勞工處只發放傷亡數字,沒有將每一個意外記錄或公開,無法看到某一個行業發生特別多意外,工權會希望政府能夠公開意外細節,細分意外工種,讓業界作參考之餘,減少同類意外,社會亦能發揮監察作用。

暑熱指數被指離地 僱主盲從易生意外

對於《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工權會坦言難以執行,某些工種的工作地點溫差不一,室內外環境不同,發出的警告無法理想執行,而提供遮敝設施、冷凍包、水等,可對沖員工休息時間,變相減少員工休息時間,並非指引設立的初衷。工權會提到,一名姓葉工人在中文大學棚架工作暈倒送院,當時室外溫度是34度,為黃色暑熱警告,暑熱指數説明工作一小時才可以休息,旦當時事主只工作了45分鐘,尚未到休息時間,若雇主完全依賴指引,容易發生意外。

工權會又指,經過數月調查及解剖,最後死亡報告指事主死於冠狀動脈疾病,與工作無關,當死因被定義為個人疾病,便拿不到工傷賠償。工權會說,法醫無法從一個職業安全或衛生角度研究死因,例如死因會否與超時工作有關?坦言這是現今制度缺失的地方。工權會希望參考政府參考台灣的制度,只要死亡有一半的機會是由於工作引發,亦應該得到補償。

建造界擬推工人記分制 促詳細考慮調整

另外,對於今年12月建造界表示有意推行工人記分制,建立違反安全規則工人資料庫,讓不同公司聘用時作參考之用,促進前線員工注意安全。若違反安全規則的工人會被扣分,扣滿分或需停工再接受安全培訓。工權會認為此措施必須考慮前線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例如是否涉及緊迫工序、有否提供安全設備等,調查會否涉及前線甚至地盤中高層的管理問題所致,又需確保處分制度不會出現徇私的情況。因此處分制度仍有待更詳細的考慮調整。

僱員補償條例懲罰偏低

另外,有僱主涉嫌未為死亡工友買勞工保險和欠薪數月,其後潛逃,最終僱主因未有為僱員購買勞工保險,違反《僱員補償條例》被罰款6000元。工權會指勞工處在處理逃避責任的僱主上被動;而且懲罰偏低,未能收阻嚇作用。沒買勞保的個案追討工傷賠償,雖然可透過僱員補償援助基金追索,但處理時間非常長,家屬亦要自掏腰包付出10至20萬元律師費。工權會認為應完善執行違反補償條例,基金亦應資助相關律師費。

工權會指政府在投標時無法得知所用的二判、三判有否曾涉及任何工業意外或違規行為,因此建議在投標時披露二判及三判會沿用什麽公司,再由政府檢查相關公司是否有違規記錄。

工權會亦有關注外勞問題,各地的文化及安全指標不一,因此預計有機會出現更多工傷個案,而解決方法是在工作前為工人提供安全訓練,進入地盤前,一定有人作出安全指引,也必須要有巡查監管,如發生工傷要依法例呈報。工權會表示,有些意外發生後,沒有警方介入調查,不排除有人在報警時刻意淡化意外,隱瞞事實,若無警方調查,無法顯示僱主違反安全條例,事主或家屬難以追討疏忽賠償,建議政府如有人刻意淡化或隱瞞意外,或需負上刑事責任。

當局突擊檢查難見效 促政府帶頭做安全教育

工權會認為政府須作有效監管,勞工處雖定期會進行突擊檢查,但基本上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檢查人員到地盤門口時,已有人通知勞工處人員即將來到,當時地盤已即時停工,「相信百分之一百嘅地盤都係咁樣做」,但即時停工無法看到不安全行為,例如無法發現安全帶沒有獨立救生繩等問題。至於有些預約檢查,也是「執到靚」才去檢查。工權會希望政府帶頭做安全教育,讓機構企業由上而下建立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