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長者悲歌|鄰里沒聞異味不知老翁身亡 社工籲房署更主動跟進

撰文:林振華 梁曉晴
出版:更新:

水泉澳邨發生一宗隱蔽長者家中身亡,直至化成白骨才被發現的悲劇。據悉,涉案林泉樓的單位,住了一名領取綜援、在港無親無故的獨居69歲姓李男子,單位自去年9月起無用過水電煤,房屋署人員今早上門收樓,始揭發一具骸骨伏屍大廳,懷疑是該名男住戶。
《香港01》記者今午到訪案發大廈,發現不論是死者同層或樓上樓下的鄰居,都表示過去一直不覺得單位有異味傳出,故從沒懷疑有人死在屋內。資深社工陳琬琛受訪時則表示,居民若發現鄰居是有需要人士,可多關心對方;獨居長者也可更主動參與社區活動,認識鄰居以便有需要時互相幫助;房屋署則應更主動跟進失聯的獨居長者住戶,一旦有長者「出事」也可更早發現。

事發單位門外貼有警方告示,表示單位與田心警署一宗案件有關。(林振華攝)

記者今午到發現白骨的水泉澳邨林泉樓,居於案發單位對面的住戶表示,從未覺得該單位有異味傳出。另一居於案發單位同層的住戶楊女士表示,去年曾見過一名年長男鄰居,但今年已無見過對方,惟不知對方是否就是今次案件中的死者。她又說該大廈的走廊平日大風,一直不覺有異味。至於其他住在案發單位樓上和樓下的住戶,同樣表示一直沒有聞到任何異味。

據了解,居於事發單位的李伯無業,有領取綜援,在香港沒有親人。房屋署每兩年會派員到各單位進行例行檢查家訪,惟涉案單位對上一次家訪已是2017年,其後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關係而無再進行。至去年年中,房屋署恢復家訪安排,但自去年9月起無法聯絡到李伯,不論電話、寄信或上門拍門均未能找到他,及後更發現單位自去年9月至今都無用過水電煤,於是今早派員上門收樓,始揭發案件。

資深社工陳琬琛接受《香港01》記者訪問時表示,房屋署應汲取今次經驗,以後遇上獨居長者失聯個案,應更主動行動,例如更早嘗試通知長者的緊急聯絡人查看長者情況,並在有需要時提供協助。至於像今次單位的住戶李伯般,在香港沒有其他親人,若房屋署發現他已失聯多時,可考慮更早報警,由警方或救援人員開門入屋,可能有機會更早發現住戶已倒斃屋內,甚至因及時發現而救回一條人命,避免悲劇。

陳琬琛又指出,以他了解,水泉澳邨一帶設有長者中心,服務對象包括獨居長者。他認為在區內居住的老人家、尤其是無依長者,可以更主動參與有專業社工的長者中心的舉辦的活動,讓社工可以有紀錄,與長者保持聯絡,定期確認他們的情況;長者參加活動時亦可認識更多朋友,互相照應。至於其他市民,若知道鄰居是獨居長者或其他有需要人士,亦可多主動關心對方,未必一定要提供物質上的支援,只要定期「撳下鐘」、問候一下對方,確認對方安全,「對老人家來講可能都幫咗佢」,一旦長者不幸「出事」也可及早發現。

社會福利署回覆查詢表示,涉事單位的長者並非社署社工跟進的個案;社署會繼續嘗試尋找其親人,如有需要,亦會透過非政府機構協助處理其殮葬事宜。房屋署則回覆表示,涉事單位戶籍內只有戶主一人,房委會以自動轉帳方式收取單位租金,沒有欠租情況。該署去年底自定期家訪行動中,察覺該戶有丟空公屋跡象,從而啟動深入調查個案,包括聯絡相關部門,透過各種途徑(包括電話、不同時段家訪和通知書)嘗試與租戶聯絡不果後,按《房屋條例》和既定機制向租戶發出遷出通知書,要求佔用人將單位交回房屋署。限期屆滿後,房屋署今日採取行動收回單位,發現這次不幸事件,房屋署表示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