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主刷App排名賺佣遇騙 拆解詐騙6招 警﹕有此要求極可能是騙案
網上求職騙案猖獗,《香港01》先後接獲兩名苦主求助,指懷疑自己墮進刷高App排名賺佣金的騙局,分別損失4.5萬元及7,700元。雖然兩人所使用的網站平台不一樣,但行騙手法如出一轍,《香港01》分析兩個個案,整合出騙徒6招行騙技巧,可見詐騙手法環環相扣,騙徒更懷疑偽造文件以提高可信性,令人防不勝防。警方亦曾分享類似的行騙手法,並提醒如被要求墊支費用或保證金,極可能是騙案。
一﹕冒認知名國際招聘公司職員
身在日本工作的張小姐(化名)3月26日接獲一名陌生人透過WhatsApp聯絡,電話國際區號為「+7」,顯示來自「哈薩克」。對方自稱是一間國際招聘公司的職員,從資料庫取得事主資料,指可以提供工作機會,但受聘者需年滿22歲及持有香港銀行戶口以供薪酬之用。
二﹕報稱回報豐厚利誘入局
由於事主過往曾在該間獵頭公司填交個人資料,故對對方身份沒起疑心,遂回覆對工作感興趣,翌日便接獲「負責人」的WhatsApp短訊,解釋工作細節,聲稱聘請「online data optimizers(數據優化員)」,透過點擊連結推高應用程式的排名,以賺取佣金。工作時間自由,每日只需要完成兩組應用程式的優化,連績5日工作可賺取2,500港元,30日更可賺得2.1萬元。
三﹕工作簡單「撳制」賺佣金
「負責人」其後向事主發出一個懷疑虛假連結,登入戶口及完成教學後,事主會賺取到300元以作開啟任務的資金。任務要求事主接連點擊一個應用程式的連結40次,以賺得所投入資金的0.25%回報,完成任務後便能取回投入的資金及佣金,連本帶利存於事主的戶口內,作為開始下個任務資金。
四﹕獲邀入工作者群組結識朋友
事主亦獲邀加入「志同道合」的工作群組中,成員互相分享工作成果,部分成員更看似在現實世界互相認識,會一同外出消遣,更有成員主動私下與事主聯絡,對方自稱是家庭主婦,對事主噓寒問暖,關心她的日常生活。雙方以英文交流,會講電話及互傳照片,令事主放下戒心,更視之為朋友。
五﹕表現理想獲嘉許升級賺更多
事主由3月26日起開始工作,一周內完成逾400次點擊任務,佣金由起初以毫子計算,大多數則可賺取數元。後來事主因「表現理想」獲嘉許升級,開始任務所需的資金變大,可賺取的佣金回報比率亦隨之提高,至3月29日其中兩個任務的回報為約100至200多元。
沒料到一次進行任務期間,當她點擊連結至第39次時,戶口金額忽然變得負數並被凍結。她向「客服」追問後,獲回覆需要向戶口投入資金,令戶口歸零才可以重啟任務,完成任務便可全數取回所有款項。此情況重覆4至5次,事主起初不虞有詐先後入錢,合共約4.5萬元,群組成員亦會不斷鼓勵事主完成工作,而該名主婦朋友亦會主動「借錢」幫她重啟任務。惟後來戶口忽然變成約9萬元負數,金額龐大,事主始驚覺懷疑受騙並停止工作,而該名主婦朋友多次施壓要求事主還款。事主事後追問國際招聘公司職員的身份,但對方已失聯,對訊息不讀不回。
六﹕疑偽造公司文件 冒公司註冊處牌照信
另一名苦主遇騙經過雷同,接獲一名自稱招聘網站的人事部職員聯絡及提供工作機會,對方電話國際區號為+84,顯示來自「越南」。及後再有負責人聯絡事主,訛稱該工作「非技術性,毋須工作經驗,只要有可上網的裝置便能受僱」。對方有解釋透過WhatsApp此種非官方渠道聯絡的原因,「這不是正式工作機會,因公司設有邀請計劃,如果我邀請你加入便可獲介紹費,因此我以此種方式與你聯絡」。
事主透過對方提供一個懷疑虛假網頁連結(tintashapp.works)開啟帳戶,每次工作須入錢300元,完成工作後便會連本帶利退回。頭三次事主都有轉帳,但第四次時起疑心,於是藉詞稱沒有錢,並要求公司會退還之前的款項,但對方拒絕並游說事主向友人借款入數。最終事主損失約7,700元,並考慮報警求助。
事主事後要求負責人提供公司在港註冊的證明,對方先聲稱公司總部設於美國,在港只有線上服務,後來又向事主傳送一張聲稱由公司註冊處發出的牌照文件,上面列有公司名稱、地址,指公司獲批在港經營信托或公司服務業務。《香港01》根據該張牌照文件向財庫局查詢,局方回覆指,根據公司註冊處記錄,並無一間名為「Tintash香港在線優化有限公司」或「Tintash Hong Kong Online Optimization Limited」的公司根據《公司條例》(第622章)在香港成立或註冊。上述公司亦不是信託或公司服務持牌人。局方呼籲,如果市民懷疑受騙,請盡快聯絡警方。
《香港01》記者亦曾到牌照文件上註明、位於觀塘開源道駱駝漆大廈一期的地址查看,發現單位劏成多個工作室房間,地下及單位的水牌均沒有該公司名稱,有在上址經營到會生意約6年的負責人透露,不曾聽過有數據數碼科技公司在上址營運。 同時,記者利用警方的「防騙視伏APP」,輸入涉事網址後,發現與詐騙舉報有關。
翻查懷疑遭冒認的Tintash官方網站,公司成立於2007年,沒在香港設辦公室。該公司亦於3月31日發出「欺詐免責聲明」,表明Tintash所有通信只會來自可驗證的Tintash來源、電話號碼或電子郵件地址。tintash.com和 tintash.no是唯一代表其公司的網址,呼籲用戶如果收到來自類似網站任何資訊,立即報警求助,切勿與對方分享任何信息。同時該公司強調,不會負責任何假冒行為導致的任何損失。
《香港01》亦已就上述兩名苦主的事件,向兩間公司查詢。
警方發文分享同類騙案 呼籲市民留意六點免中招
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亦曾發文,分享此類網上求職騙案的手法,指有受害人收到招聘短訊,聲稱「無需工作經驗,不拘學歷,便能輕鬆賺取高額佣金」。受害人表示有興趣後,騙徒向受害人發出一封偽冒一家名爲visual data公司的授權信。受害人誤信騙徒為該公司職員,便接受聘請。
隨後,騙徒向受害人發出一條偽冒該公司網頁的虛假連結https://www.visualdata.top/index/user/login.html,要求受害人點擊連結並註冊帳戶,然後在該網頁裡執行生產數據任務(create data),任務期間需要將錢存入指定的銀行賬戶。騙徒聲稱受害人成功生產45個數據後,便能取回投入的資金及佣金。
受害人因此將港幣19,000元匯到騙徒指定的銀行賬戶,其後聯絡由騙徒假冒的客服,要求退回其投入的資金及賺取的佣金。但騙徒用不同藉口拒絕,並失去聯絡。
警方呼籲
1)若招聘短訊聲稱能夠協助「搵快錢」,不需任何技能便有優厚報酬,應加倍小心。
2)若招聘短訊並没有交代其公司資料,或只留下社交媒體或即時通訊軟件帳號作聯絡,便須加倍留神。
3)若招聘短訊中有公司資料,應了解公司背景及業務性質。
4)如被要求墊支費用或保證金,或招聘以「刷單員」、「下單員」、「數據生產員」或「點讚員」等作招徠,這極可能是騙案。
5)提醒身邊親友提防受騙。
6)懷疑受騙,應致電「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