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仔罕見血癌復發 存活率僅五成 急求骨髓續命
性格正面、一向跳跳紥紥的11歲小男孩麥韶洋,不幸證實患上罕見血癌,對抗癌魔僅僅十個月,卻再度出現「復發」迹象,如今只能在醫院臥床接受治療,醫生坦言存活率僅五成,急需骨髓續命。韶洋知悉自己的身體狀況後,曾兩度問父母﹕「係咪會死?」令人痛心不已。媽媽Katherine呼籲市民登記為周邊血幹細胞及骨髓捐贈者,希望為兒子找到合適骨髓捐贈,並指﹕「出出入入醫院10個月,更細(患者)都有,擴大紅十字會骨髓捐贈者資料庫,都可以幫到其他家庭」。
韶洋去年12月因身體出現紅點及頸部腫脹,前往伊利沙伯醫院求醫,確診為罕見T細胞急性淋巴白血病(血癌)。他獲轉介至兒童醫院,展開長達2年半的療程,惟不幸地在治療約十個月後,韶洋因持續頭痛而接受檢查,上月底證實他「復發」。目前他需要接受一連串電療及化療療程,因免疫力極低,「指數係零」,隨時會受感染或出現併發症,故只能留醫接受24小時的醫護監測,父母需要輪班陪伴韶洋,以防有任何急變。
媽媽Katherine表示,韶洋性格正面,而且聰明伶俐,確診前每逢周末都會跟隨父母攀石及參與水上活動,身體向來健康,亦沒有家族史,癌病來得突然,醫生解釋是「基因突變,原因不明」。抗癌的路,韶洋走得很痛苦,「佢要承受好多痛苦,落好重藥,有時好精神,但會急轉直下得好快」。先後受到患癌及復發兩個消息的打擊,韶洋曾兩度問父母﹕「係咪會死?」亦令父母痛心不已,「場仗好硬,打咗成十個月,又幫唔到佢(韶洋),日日都好擔憂」。
Katherine指出,由於疫情影響,目前治療主要依靠本地捐贈,海外暫不被考慮,如果沒有合適的捐贈者,次選是臍帶血,最後的選擇是由父母捐贈,即半脗合移植。她希望韶洋及其他患者均能早日找到合適骨髓,呼籲廣大市民伸出援手,到紅十字會登記為捐贈者。
根據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網頁資料,市民可到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的固定捐血站辦理登記及驗血手續,成為骨髓捐贈者。登記者的驗血及個人資料會被儲存於資料庫內。遇到有嚴重血病患者需要骨髓移植時,「捐贈者資料庫」會在電腦的資料庫內尋找脗合的捐贈者。
現時除傳統的骨髓捐贈外,造血幹細胞亦可透過血液分離機從捐髓者的周邊血抽取。造血幹細胞是經由血液分離機取得,過程與一般捐血類似(如成分捐血捐贈血漿和血小板)。整個捐贈過程需要3至4小時完成,不需進行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