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中心脫疣療程涉虛假商品說明兼無牌經營 海關拘男董事

撰文:陳傲淇
出版:更新:

海關早前接獲舉報,指一間位於尖沙咀赫德道的保健中心訛稱為一間合資格的日間醫療中心。海關其後向衞生署查證,證實該保健中心並未持有有效的日間醫療中心牌照,亦從未就有關牌照提岀申請。海關今日(25日)拘捕該保健中心男董事,涉嫌虛假商品說明應用所提供的脫疣療程,呼籲消費者於光顧療程前,檢視私營醫療機構的牌照資格。

中心訛稱已領取有效的日間醫療中心牌照

海關經調查後,今日拘捕該保健中心一名43歲男董事,涉嫌將虛假商品說明應用於該中心所提供的脫疣療程,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案件仍在調查中,被捕男子現正保釋候查。海關提醒商戶須遵守《條例》的規定,而消費者於購買服務時亦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消費者可於衞生署網頁查閱私營醫療機構的牌照資格。

《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於年頭生效 刊憲前營運亦須申請

翻查資料,《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早於2018年11月30日刊憲,今年1月1日生效,並且開始接受日間醫療中心牌照申請。註冊醫生或牙醫執業的處所的營辦人,私營醫療機構、日間醫療中心及診所,須領有相關牌照或豁免書。

根據《條例》,日間醫療中心為「向病人提供醫療服務,以及對病人施行小型醫療程序」,如有提供《條例》所定義的「附表醫療程序」,則須申請牌照。而附表醫療程序則包括麻醉程序,或移取任何細胞、皮膚移植手術。

而於條例刊憲前已投入運作的日間醫療中心,能獲發暫准牌照,在新規管制度的過渡期內,在符合資格領取正式牌照前繼續經營。

根據《條例》,任何商戶如將虛假商品說明應用於向消費者提供或要約向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海關呼籲,市民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2545 6182,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電郵crimereport@customs.gov.hk舉報懷疑違反《條例》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