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垃圾槽|屢噬清潔工 工會倡改用「推桶入升降機」收集垃圾

撰文:楊倩
出版:更新:

屯門山景邨景樂樓周五(22日)凌晨發生飛墮垃圾槽的奪命工業意外,造成一名58歲男清潔工人身亡。本港過往屢次發生同類慘劇。其中2017年「冬至」,71歲清潔男工人羅裕鏘,在馬鞍山錦泰苑錦邦閣工作期間,疑墮入垃圾槽,被困在30樓及29樓之間,送院搶救後宣告不治。
慘劇發生後,政府曾加裝金屬條以收窄垃圾槽口。但遇到堵塞,工人仍需要探頭去清除障礙,始終未能根治問題。有工會提倡採用「推桶入升降機」的方式收集大廈垃圾,防止工人發生意外。

2017年「冬至」慘劇後,死因庭裁定清潔工死於意外,建議勞工處或職安局向清潔工人提供清理垃圾槽淤塞的訓練,提高安全意識;而物業管理公司應在垃圾房門外張貼警告,以及確保垃圾槽口上鎖。

清潔工人職工會2019年曾走訪17條公共屋邨以了解政府改善措施,基本上全部已收窄每層的垃圾槽口,主要是用三條金屬條將原本直徑約20吋的圓型槽口,每邊合共框細約3至4吋至長方形,避免工人直跌入槽。

但工會發現,收細和加高槽口不等於解決問題,勞工處職業安全指引建議要帶安全帶、擺放鐵棍等工具工具清理堵塞,告示提醒不能把身體伸入槽管等等也並無實質效用,垃圾槽管道容易塞,始終依賴工人探頭、伸手去做,清理時上層垃圾掉下時亦可能擊傷工人。缺乏訓練的情況依舊,也有工友指使用安全帶不但麻煩,不少工作場所根本沒有相關的工具和設置。

+3

清潔工人職工會組織幹事梁芷茵上月於電台節目表示,任職清潔工人不需任何培訓或專業就可入行,很多散工,在職訓練根本是空談。清潔工作量大,而且基本上是一個人完成,單人情況下,使用安全帶是否真的安全仍然成疑。

梁又提倡採用「推桶入升降機」的方式收集大廈垃圾,既可防止工人發生危險,也避免垃圾包因落槽而破爛,導至垃圾四濺及臭味四散的問題。惟梁芷茵又指,至今很多屋村不轉用此方式,除成本考慮,原因之一是怕住客投訴垃圾搭𨋢。工會希望加强公衆教育,只要包好垃圾,錯開繁忙時間收垃圾,既能維持環境衛生又可保障工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