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蓄水池|數百市民上山圍觀打卡 水務署已拆除4條柱及天花

撰文:邵沛琳 鄧詠中 朱雅霜 魯嘉裕 陳浩然
出版:更新:

估計有逾百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曝光後,數以百計市民慕名湧上山圍觀及「打卡」。至下午約2時50分,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和水務署工程師何禮華等人員抵達現場視察,約20多名工作人員身穿反光衣及戴上頭盔進入主教山蓄水池。有市民希望署方暫停工程及進行修復工作,讓該個百年蓄水池得以保存下來。
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表示,水務署已暫停食水缸減壓缸地盤重整工程。2017年水務署咨詢古蹟辦時,基於當刻的資料及溝通,主教山蓄水池被理解為一個水缸,因評為不作評級的構建物。蔣志豪多次稱溝通的敏感度不足,古蹟辦及相關部門已即時檢討,並指日後古蹟辦人員會提高敏感度。
水務署總工程師何禮華表示,建築物的損毀情況,包括20米乘10米天花拆除,現場共有100條柱,當中有4條柱拆除。至於100條柱中,有22條柱在水缸內及有78條柱外露。另外會加強上址保安及盡快進行加固工程。

水務署已暫停食水缸減壓缸地盤重整工程

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表示,與水務署及古蹟辦人員今日進行視察,知道公眾及傳媒關注事件,「大家可以放心。」水務署已暫停食水缸減壓缸地盤重整工程,古蹟辦已展開詳細研究及評估。他稱就是次工程水務署在2017年曾咨詢古蹟辦,基於當刻的資料及溝通,水務設施當時被理解為一個水缸,古物咨詢委員會在當年3月評為不作評級的構建物,所以判斷為毋須跟進。
但現場發現它不是普通水缸,而是特殊而有建築特色,就是次事件已作出檢討,會提醒各部門當涉及大工程及歷史建築物,特別是可能涉及文物保育,特別是戰前建築物,需要咨詢古蹟辦,亦提醒古蹟辦人員在處理這類咨詢要提高敏感度。

指事件出現溝通問題 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多次道歉
對於署方人員未有留意到水缸為歷史建築,蔣志豪多次稱溝通敏感度不足,他指古蹟辦及相關部門已即時檢討,並指日後古蹟辦人員會提高敏感度,並且提醒各個政府部門需要提高敏感度,以及嚴格去跟進事件,他稱相信名同類事件將來不會再發生。另外古物諮詢委員會已經展開工作,估計數個月後會有結果,署方人員會加快有關工作。

水務署工程師:100條柱中,有4條柱拆除

水務署總工程師何禮華表示,水務署昨日已經停工,將會與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及評固工作,另外會加強保安及盡快進行加固工程。至於建築物的損毀情況,工程已拆卸20米乘10米天花板及4條柱,內有100條柱,其中有22條柱藏水缸內及有78條柱外露。蔣強調,目前水務署的工程已經暫停,日後的工程都是加固工程。蔣志豪表示,在古蹟辦進行評定後,下一步再考慮修復。

+4

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遞交請願信

下午3時45分,民協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向文物保育專員及水務署工程師遞交請願信。民協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指出,對於水務署及古蹟辦人員曾否作出溝通成疑,他們希望署方詳情交代早前的工程情況及前因後果。另外對上址會否列為暫定古蹟,文物保育專員稱因上址已經停工因此不會列為暫定古蹟。何啟明稱不認同署方的做法,並指對於政府沒有信心,希望上址列為暫定古蹟可以令水務署以更高規格,以保育歷史建築。

+5

逾百名市民慕名「打卡」 有人望署方暫停工程及修複

今午約1時,不少市民慕名而來「打卡」。市民盧先生表示,以前他住在附近,曾與子女到場行山。他稱一直不知道上址有一個百年蓄水池,以往只知上址有一個鐵閘不讓人入內。他認為蓄水池建築宏偉,「如果政府拆咗簡直係與民為敵!」盧希望市民可以多點關注事件,更希望署方暫停工程及進行修複工作,讓該個百年蓄水池得以保存下來。
「我覺得好值得保留,因為好難得,世界上都好罕有,同埋係對香港好有貢獻嘅歷史古蹟!」另外一名市民指,以前他曾到主教山,但一直不知上址有百年歷史蓄水池,他希望署方可以保留蓄水池;另一市民黃女士指,昨日她在網上見到百年蓄水池的相片曝光後,今日遂慕名到主教山。她認為政府不應該拆除蓄水池,希望署方可以保存古蹟,「我希望唔好拆,如果唔係好可惜!」

羅馬式建築「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曝光:

+10

8男子疑上山拍攝聚集 疑涉違「限聚令」被票控

昨晚(28日)深夜,多名市民前往配水庫拍攝,有人疑違反「限聚令」被票控。警方表示,深水埗警區昨晚11時20分接報,指懷疑有人在上址聚集。人員到場發現8名(20至51歲)男子,經調查後,以涉嫌違反《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第599G章),向該8人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並對其他在場人士作出勸諭。

水務署:已暫停上址工程 古蹟辦已派員視察

昨日(28日)水務署回覆指,現時已暫停位於深水埗主教山山頂的食水減壓缸的地盤重整工程,並已聯絡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今天派員作初步視察,稍後會仔細審視,按既定機制進行詳細研究和評估,探討其後的跟進工作。

水池屬古羅馬式結構 文件指建於1930年之前

據Facebook專頁「香港探古」指,深水埗石硤尾主教山地下蓄水池屬古羅馬式結構,水務署文件亦說明其建於1930年之前,經派人在場視察後,發現蓄水池的巨大地下空間由過百條麻石柱支撐,頂部以紅磚砌成拱門,再支撐最高的拱形水泥池頂,最後以泥土覆蓋。而其他香港現存的配水庫,例如何文田、樂富、北角雲景道、堅尼地城等,多為戰後興建,全部皆以鋼筋混凝土建築而成,故主教山蓄水池設計方式極為罕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