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後兩周年】警隊接連擴編制添裝備 民權觀察:對立非武力化解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雨傘運動是回歸後為時最長、範圍最廣、拘捕人數最多的大型示威,警方在清場後,曾推出多項措施,包括「增兵」及添裝備。今年2月,警方再遇旺角騷亂,造成逾百警民受傷,此後對遊行集會的限制加大,如今年5月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示威區比過往領導人訪港時,更遠離會場。有民權組織批評警方越加放大權力,收緊集會自由,提升武力亦非解決警民對立之法,但有建制派議員指,警方只是因應社會形勢,依法用權採取改善措施。

雨傘運動是回歸後最大型的示威,在旺角騷亂發生前,亦是最激烈的警民衝突。(Getty images)

PTU加300多人 購入水炮車

前年雨傘運動結束後,警方曾有內部檢討,其中主要措施便為「增兵」,於去年便獲批在現行編制上,再加603個職位,當中有300多人是加進應付示威遊行的「先鋒」機動部隊(PTU)。警方同時更改編制,於五大總區及總部設「應變大隊」,每隊約500人,成員來自各總區機動部隊、快速應變隊、刑事偵緝隊等,以加快動員及加強搜證效率,應付突發示威。

至於裝備上,警隊已獲批購入3輛俗稱「水炮車」的群眾管理車輛,現時已完成招標,只待廠商製成後,運來本港。而旺角騷亂後,警隊的檢討更認為要進一步加強裝備,擬購「胡椒球」等,用作驅散人群。

張德江訪港期間,示威區遭重重包圍。(資料圖片)

張德江訪港 示威區歷來最遠

除了擴大編制及增添裝備,警隊在傘運及旺角騷亂後,亦見對集會自由日益收緊,以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為例,民陣的示威區設在中環廣場旁,並由多層設置、共100多個水馬重重包圍,遑論張德江,示威者連會展也看不到,而有關示威區比近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港時,都設得更遠。今年6月,「爭取全民退保聯席」申請遊行至特首辦也曾遭警方拒絕,要由遊行上訴委員會仲裁後才獲批。

民權觀察成員沈偉男批評,警方近年日益收緊集會自由,放大警權,除了限制示威區、反對遊行路線外,在部分集會如上月香港民族黨集會等,也大規模檢查參與者的物品及身分證,令人憂慮是乘機監控示威者身分。他又指警方密密增添裝備如同「軍備競賽」,強調警民對立並非靠武力化解。

不過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成員陳健波不認同警權擴大,認為警隊只是因應社會形勢轉變,且吸取過往教訓,如採取措施改善執法及搜證效率等。他又指警方的權力一直都依法運用,如購入群眾管理車輛也是先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