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遊行】19歲仔被捕單親母警署淚崩 泣訴政見分歧母子變仇人
「我唔知點算!我唔知點算!咁辛苦養到佢咁大個!」北角警署高高的水馬外,雙眼通紅的單親媽媽Eva(化名)日夜留守,等待19歲兒子保釋。過去半年, Eva因政見分歧,與兒子關係跌至冰點,她形容與兒子關係變得猶如「仇人」,曾足足有一個月,兩母子不瞅不睬。元旦日深夜,她接獲電話通知,兒子因遊行被捕,「我真係好擔心,唔想我個仔人生有咩污點、留案底。」Eva在警署門外淚崩,哭訴擔心兒子前途盡毀,「被捕者需為自己人生、犯事後果負責,無人可以為佢人生負責!」
大家成日係屋企都唔講嘢,大家都好似仇人!我好心痛,如果我個仔有份參加破壞,我更加之心痛!
中學老師來電指 其子於示威中被捕
元旦日晚上11時許,Eva接獲兒子的中學老師來電指,她19歲的兒子,於銅鑼灣被捕。Eva當刻六神無主,透過民陣的法律團隊,知悉兒子在北角警署扣留。「我唔知點算,咁辛苦養到佢咁大個!我真係好擔心我個仔,唔想我個仔人生有咩污點、留案底。」這兩天,Eva隻身到警署外守候,與其他被捕者親友等待保釋日。
因政見分歧 與兒子爭執
「嘈過無數次,試過成個月都唔講嘢,大家都唔講嘢,個家庭都撕裂喇!」回想過去半年因政見分歧,經常與兒子爭執,她坦言「誰是誰非」難用三言兩語解釋,她指不反對市民表達訴求。作為家長,Eva並不希望兒子上前線,「無錯!你哋為香港爭取未來,但係未爭取未來前,推一大班人出去,佢哋無咗佢嘅未來。」
化解分歧在乎是否願意聆聽 了解子女為何付出
反修例風波中,家長與子女因政見不同而爭執不在少數,Eva的個案並不罕見。經常站在前線的陣地社工陳虹秀表示,兩代人能否化解分歧,關鍵在於父母是否願意聆聽子女的意見,如家長單向要求子女「唔好出去」或以「斷米糧」等手段威脅子女,年輕人難免反感,或會放棄與家長溝通,避免爭吵。
陳虹秀認為是次個案,涉事家長雖然較為保守,但亦要先關心母親的情緒需要、肯定她對兒子的愛,然後了解母親對兒子有何期望及擔憂。陳希望,不論二人政見如何,應先盡可能避免關係惡化。
零溝通未必是壞事 或代表雙方不想關係破裂
陳認為,涉事母親與兒子「唔講嘢」其實未必是壞事。她解釋,母親或會覺得在家中與兒子零溝通,「好似無咗個仔咁」,但這同時證明雙方不想關係再度惡化、甚至破裂,「如果仔仔想吵大鑊,(嚴重)可以離家出走……有時HOLD係呢個位(零溝通),也是一種解決方法。」陳希望該名家長持開放態度,要主動了解子女為何付出、要聆聽及接觸多些資訊,才能有助溝通。
區議員好言安慰 Eva:我只想安居樂業
Eva與記者傾談期間,一度哭訴。區議員黎梓欣上前協助,也跟Eva分享自己約14歲時時,也因關心社運,跟家人也有爭拗,「屋企內,可以有政見唔同」,她試著好言安慰,也告訴Eva,坊間的求助方法。Eva只回應:「邊個做特首,我唔理,我只想要安居樂業。無㗎啦,佢(兒子)人生完啦!」
我唔理你哋啲訴求係乜嘢,我唔想啲仔女參加。我哋唔做偉大的人,我只係想做一個小市民。
Eva哭訴:我要生要死,都唔畀佢出去!
「我唔想個仔做唔守法嘢,用我個仔嘅人生,幫你哋去衝、去攞票,不過佢第日無架啦。」Eva指,她等到兒子15歲時,才讓他上網,兒子平時喜歡瀏覽「連登」,平日亦有參與不同類型示威活動,每次兒子都是靜悄悄離家,「我要生要死,我都唔畀佢出去,佢講大話呃我返工。」Eva指近期太多示威,她不想經常打電話「約束」兒子,想不到新年伊始,兒子於示威中被捕。
擔心兒子留案底「無人可為佢人生負責」
「如果因為呢場運動,令佢哋留案底,我真係想死!我可以用我下半生去維護佢,你哋可以咩?」淚崩的Eva認為,被捕者需為自己人生、犯事後果負責,「我好心痛,如果我個仔有份參加破壞,我更加之心痛。無人可以為佢人生負責,佢只可以為自己負責!」
「根本你哋每次搞遊行,根本無可能評估係『和平』!係一少部分人『連累』大部分人,你哋根本控制唔到,嗰少部分人!」
淺黃與深黃都有爭拗 社工:切忌「閂埋對耳」
華員會社工主任分會主席梁建雄認為,該名母親要有聆聽兒子意見的耐性,「縱使你唔理解、唔認同對方嘅立場,你都要聽。你唔聽就一定唔會明佢(兒子)想點。」梁建雄指,這位母親也許立場保守,或有國內生活背景,教育程度未必好高。而今次運動中,年青人追求祟高的理念。對於母親而言,這此理念可能太過遙遠,或根據其過往生活經驗,母親會覺得參與社運會受傷,且不會成功,故只會關心是否食得飽、有無一份好工,能否成家立室等問題。
梁建雄表示,父母關心的東西沒有問題,但亦需要主動了解子女不是為私利,而是為社會爭取更好的未來。梁續指,這場運動中,不止黃藍之間有爭執,即使持相同政見也會有分歧,例如有父母係淺黃,子女係深黃,兩者都有爭執,故重點係雙方不可以「閂埋對耳」、拒絕了解及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