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圍城】學生返校 斡旋校長籲細心跟進:唔係出張通告可解決
理大圍城事件至今一個月,11月18日晚,一批中學校長進入理大接學生離開,事件中共有318名未成年人被登記,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校長稱,校長圈之間有互相交流,目前學生已復課,暫未收到有警察接觸當日被登記的學生。
學生重返校園,並不意味事件已完結,在這場長達半年的社會事件中,有學生上前線、被捕,鄧校長預計,教育界要花很多時間關心學生情緒問題,避免他們出現創傷後遺症,「好多係乖學生,係佢哋心目中,覺得社會出咗好多問題,佢哋要去表達,最後要承受法律風險,對佢哋嚟講係踏出好大一步。」
飽受外界批評 校長堅持入理大
鄧校長坦言,進入理大對於校長們而言有一定難度,因當時面對不同輿論,「有人批評我哋縱容,話唔應該帶學生走;都有人覺得我哋帶學生去送頭」,校長選擇入內,「其實我哋知做呢樣嘢信任度好低,但教育工作者就係要保障學生安全,冇得諗咁多。」而當鄧校長踏進理大時心情很複雜,「好震撼,我會見到一啲戰鬥痕跡仍在,因為成地都係gear、障礙物、汽油彈,感覺係一個戰爭場面,但係又唔會太唔安全。」
反思守法學生冒險犯法的原因
理大一役,鄧校長最難忘的是18日晚通宵留守在檢查站接學生,「經過我哋檢查站嘅人好多,有男有女,年紀有大有細,正常佢哋都係守法,點解𠵱家會有千幾個人冒險犯法?」。事隔一個月,沉澱下來,鄧校長認為政府要接受社會出現矛盾與衝突,導致在一個不正常的時代,有人盡最大努力去為香港付出。鄧校長認為,有人犯法不再只是一種治安問題,是政治問題,「有政治解決方案,香港人啲敵意可以消除,好似理大事件可以睇到,大家有共同意願,希望事件可平安落幕,只不過係最後有權去做決定嘅人會唔會去做一啲適當嘅決定。」
學生不滿警執法過程 獨立調查委員會必不可少
鄧校長坦承,半年來接觸很多學生,他們對警方的執法過程有很大意見,對警方存在一定恐懼,「佢哋真係有呢種恐懼存在,執政嘅要明白市民擔憂,如果唔明白,就會做錯一啲決定。」 鄧校長認為,如果要釋除市民疑慮,還各方面一個公道,「獨立調查委員會係必不可少。」
難忘學生離開理大後寫信道謝
當日有不少女校長進入理大,潔心林炳炎中學劉瑤紅校長是其中一位。她憶述,踏入校園一刻,熟悉的校園到處是頹垣敗瓦,「個心好唔舒服,會覺得點解啲學生要留係呢到,佢哋唔係應該係校園讀書咩?呢啲唔係應該係成年人要擔心嘅嘢咩?」劉校長稱,經歷了理大一役,梳理整件事後,最擔心的是青年人會出現創傷後遺症,「回望返成件事,感覺學生唔猙獰,佢哋係想表達想法,有好多嘢想問,無論大人或政府,都低估咗青年人對社會嘅熱情,應該有多啲渠道畀佢哋去表達。」
事發至今一個月,劉校長稱,暫未聽到有學生被警方接觸,有當日接出來的其他學校學生寫信給她,感謝校長帶她離開理大,劉校長稱,事件既然發生了,社會應為這批年輕人努力找出路。
聆聽、陪伴青年人
劉校長與鄧校長不約而同認為,理大事件後,作為教育者,於社會存在矛盾與撕裂、青年人不信任權威的時候,應該要聆聽、陪伴青年人,讓他們從表達想法去梳理事件,從而進行理性分析。鄧校長稱,未來的日子,會用個案形式,幫助關心社會事件的學生,了解他們的情緒後,再進行輔導,「呢個係唔急得嘅過程,要好小心處理,要虛心聆聽佢哋,唔係單純出一張通告,例明三不准、十不准就可以解決。」
中學校長進入理大一事,最早由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組織一眾校長開會,他稱,事件中有逾百名校長參與,大家拋開政見分歧,一致為學生安全,願意冒險進入理大,「不為什麼,只為接學生。」校長進入理大接學生,另建立了師生間溝通及互信的基礎。
葉建源認為,面對曾經歷圍困的學生,校長及教師要從家庭關係、人際關係及個人情緒三方面輔助學生,特別是家庭關係不良好的學生,學校教師及社工要跟進,幫助他們重投校園生活;由於學生離開時需要進行登記,部分學生亦擔憂警方進行追究,惟葉建源稱,大部分中學生都是本著純樸對社會關心而進入理大,相信他們不涉及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