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狂牛】追蹤牛牛棲息地 義工拆解走出馬路 被擒後暴斃之謎
大年初一下午,兩頭流浪牛誤闖吐露港公路,在路上狂奔約五公里,與路上車輛並排而行;當日深宵時份,兩隻牛牛去到大埔公路樟樹灘休息,漁護署派獸醫向兩牛施放麻醉藥後,牛牛卻因不良反應於大年初二雙雙死亡!「十四鄉牛牛 - 西貢」群組成員何家美斥漁護署處理手法有問題,質疑署方人員使用過量麻醉藥,導致牛牛死亡。何指,流浪牛誤闖公路,或因新年期間鄉間市民發放煙花炮竹,嚇倒膽少的牛隻,令牠們離開居住地,走出馬路。記者在牛牛棲息的地方視察,發現不少疑似炮竹殘骸。
質疑漁護署用藥過猛令兩牛死亡
對於兩隻流浪牛疑因對麻醉藥物產生不良反應而死亡,「十四鄉牛牛 - 西貢」群組成員何家美怒斥漁護署處理手法有問題,令兩隻原本健康的流浪牛死於非命。她指,過往如有流浪牛群走出馬路,漁護署人員接報後會將牛群趕上貨車,再載往其他郊野地區放走。何家美直言,不明白為何今次漁護署會一反常態,改用麻醉槍捉牛,並懷疑漁護署今次「出手太重」,使用太多麻醉藥,導致兩頭牛死亡。
新界生活空間縮少 新年煙花炮仗聲嚇怕流浪牛
何家美與「十四鄉牛牛 - 西貢」群組成員一直關注流浪牛的生活情況。她估計,今次流派牛誤闖公路,疑與農暦新年新界地區居民違例放煙花炮仗有關。何解釋,牛是比較膽少的動物,面對突如其來的煙花、炮仗聲,會被「嚇親」,或許會離開居住地。她估計,年初一誤闖吐露港公路的兩頭流浪牛應來自大埔新屋村,有可能被近日的煙花炮仗聲嚇倒,才走出公路。
以何熟悉的西貢西沙路一帶為例,近期政府正展開擴闊路面工程,牛群生活空間已經減少;而臨近新年又會有村民放煙花,故此義工們已專程帶領附近流派牛群避走附近山邊,現時牛群已習慣環境,暫時未受影響。
拍手淋水趕牛回行人路 義工裝GPS觀察牛群動向
其實新界發展迅速,牛群生活空間日漸縮少,流浪牛間中走出馬路,並不罕見。何家美表示,市民或駕駛人士如見到牛隻誤闖馬路,無需當牠們是洪水猛獸,除非牛隻涉及交通意外,否則亦無須報警或通知漁護署。市民可嘗試將牛隻趕回行人路,何其後即場教授記者趕牛技術:首先要確保牛頭面向行人路,再向牛隻拍三下手,吸引其注意,再大叫一聲「去」,一般流派牛都會走上行人路。另外,市民如有水在身,可嘗試將水淋向牛隻臀部,此舉亦可令牛隻返回行人路。但何提醒,市民趕牛期間,不要太接近牛隻,以免會有危險。
何指,現時在西沙路一帶亦有張貼告示,呼籲市民留意牛隻,不要捉牛、劏牛等等。群組義工更在部分牛牛身上裝了GPS定位裝置,如發現牠們誤闖馬路,義工便會出動將牛隻引領回行人路。
牛隻管理隊推行「捕捉、絕育、遷移」計劃
其實漁護署於2011年年底已成立牛隻管理隊,目的是以多管齊下的措施控制 流浪牛數目、減少流浪牛造成的滋擾及保障牛隻的福利。而署方主要推行「捕捉、絕育、遷移」計劃,主動捕捉流浪牛隻,並為牛隻進行絕育手術,並在牛隻釘上耳牌以作記錄。
漁護署獸醫過去多次使用麻醉槍
為減少牛隻相關的滋擾,包括環境衞生滋擾、破壞花卉或農作物和交通阻塞,以及保障牛隻的自身安全,署方會在牛隻絕育後,將其遷往到同區的郊野公園內。過往亦發生多宗牛隻走出馬路或被困引水道的事件,漁護署獸醫亦多次動用麻醉藥捉牛或將牛遷往其他地方。
漁護署昨天表示,獸醫當時是按既定程序(包括考慮該動物的身型、估計體重等因素)以麻醉槍向兩隻黃牛施放麻醉藥物。兩隻黃牛於動物管理中心死亡,懷疑牠們對麻醉藥物產生不良反應。
日期 |
事件 |
2010年9月7日 |
一隻流浪牛被困城門水塘一條三公尺深的引水道,消防及漁護人員到場,最後獸醫手持麻醉槍,向流浪牛連開三槍。流浪牛失去知覺後,人員用繩網將牛拉回路面,送往動物管理中心檢查及觀察。 |
2011年4月16日 |
西貢西沙路有兩隻流浪走近馬路,漁護署人員恐受驚亂撞危及經過車輛,獸醫決定用麻醉槍協助,成功捕獲該兩隻流浪牛。 |
2016年5月31日 |
兩隻流浪牛靠近西沙路馬路,途經駕車人士恐牛隻發生意外,報警求助。漁護署獸醫到場後,使用麻醉針,事後將兩牛送往打鼓嶺行動基地,其後野放。 |
2016年10月20日 |
三隻流浪牛被困荃灣下花山引水道,無法爬回路面,漁農署及愛協人員到場後,向兩隻牛打麻醉針,再用繩網將兩隻大牛救出,兩牛在麻醉藥失效恢復清醒後,自行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