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一條「子二代」中華鱘病危 園方執行安樂死

撰文:劉定安
出版:更新:
海洋公園累計已有12條中華鱘死亡。(資料圖片)

海洋公園宣布,昨日(7月31日)為一條子二代人工繁殖中華鱘進行安樂死。該中華鱘自六月中開始出現食量及活動量減少的情況,但初步身體檢查未能發現病因。園方的獸醫及動物護理團隊嘗試了不同的治療模式,包括抗生素治療及以不同飼料刺激牠的食慾。惜該中華鱘的身體狀況不斷惡化,而昨晨情況更變為危殆。

園方表示,由於並無其他可行之治療方案,基於動物福祉和人道理由,獸醫團隊為該條中華鱘安排安樂死以解脫其痛苦。有關決定符合動物園及水族館協會認可的安樂死政策。園方已就事件知會中國農業農村部、北京海洋館、長江水產研究所及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

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執行總監蔣素珊透過新聞稿表示,公園獸醫團隊現正為該中華鱘進行解剖,希望鑑定其身體問題的主要成因;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杜浩指出,魚類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影響,中華鱘子二代能夠在海洋館健康存活,說明人工保育的重要貢獻。杜續指,目前已經在子二代繁育中實現規模化繁育,「偶然的死亡屬於正常現象」。

園方表示,於5月按海洋公園與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的協議,曾運送三條中華鱘返回中國內地。協議規定當居於海洋公園的中華鱘生長至一定長度後,便需送往長江水產研究所作研究或放歸野外。公園現時共有六條人工繁殖的中華鱘居住於「中華鱘館—長江足跡」展館。

翻查資料,對上一次有中華鱘死亡為今年4月3日。當日早上8時45分,海洋公園一條「子二代」中華鱘因多重器官嚴重感染而死亡。中華鱘為「國寶級」瀕危動物,海洋公園自2008年獲中國內地贈送首批中華鱘以來,連同今次個案,已累計有12條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