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戀騙案】與外籍男隔空「熱戀」8年 港女被呃盡1,400萬元身家

【網戀騙案】與外籍男隔空「熱戀」8年 港女被呃盡1,400萬元身家
撰文:魯嘉裕 劉定安 鄧海興
出版:更新:

本港發生一宗歷來最「長線投資」的網戀騙案。一名今年42歲的本港女子,據悉於8年前,即2010年透過交友網站,認識一名外籍男子,有人自稱是英國籍,任職導演。雙方雖只透過電話及電郵聯絡,從未見面但仍「打得火熱」。據知,有人因此得知當年34歲的女方,家住港島半山區,已有一定家底,再加上從事金融業,可謂小富婆。

8年匯款達200多次 共損失1400萬元

兩人「交往」3個月後,男方認為時機成熟,隨即展開「攻勢」,先後多次以不同理由,聲稱財困、被執法人員扣留等等,以諸多借口希望女方能提供金錢助渡難關。據了解,女方已被「愛情」矇蔽了雙眼,8年來竟先後匯款達200多次,將1,400萬港元匯到對方的戶口中。

女事主山窮水盡借錢匯款予「愛郎」 家人提點始知為騙局​

直至今年4月左右,女方已將身家匯得一乾二淨,卻仍未覺醒,竟向家人借錢希望能繼續匯款予「愛郎」,家人始得知事件,立即點醒女事主,8年來只是一場騙局。女方人財兩失傷透心,始前往報警求助。據知警方調查後,發現騙徒匯款的戶口位於馬來西亞,不排除騙徒亦是大馬人,正與當地執法部門合作了解詳情。

警方發言人回覆《香港01》查詢指,警方於今年4月6日接獲一名42歲女子報案,指她於2010年在交友網站認識一名男子後,多次匯款予該名男子,涉及款項共約1,400萬港元,懷疑受騙。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交由西區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情人節將至勿墮網戀騙案!港男誤信美軍女獸醫情騙損失460萬港元

撰文:陳錦洪
出版:更新:

情人節與網戀騙案|12號元宵節、14號又情人節,很多人都想把握這機會脫單,可是心急卻有機會誤墮感情陷阱。近日 Facebook@守網者 分享,光是過去兩星期,警方收到有關網上情緣騙案就多達42宗,當中涉及金額高達3,000萬港元。睇定以下3招,避免在情人節人財兩失。

Facebook@守網者 分享了其中一個較誇張的案例,一名本地男子在 Facebook 認識一名女子,其自稱是美軍獸醫,隨後二人發展成戀人關係。後來該女子聲稱在軍營中,發現金條及現金,並可以快遞方式送贈給受害人。當然,這只是騙案的第一步,該女人要求受害人支付快遞的行政及清關費用。令人驚訝的是,這案例中受害人合共損失超過460萬港元積蓄。

網戀騙案手法

部分網戀騙案都會偽裝成「異地戀」,當感情建立到一定程度後,騙徒會開始要求金錢上的「幫助」。例如,他們可能會說自己遭遇財務困難、銀行帳戶被凍結,甚至編造突發事件等,要求受害者匯款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部分騙徒甚至會利用假支票、偽造銀行文件,讓受害者相信他們確實有資金,只是暫時無法提取。

時機成熟即開始索錢

另外,某些騙徒會以「愛情」為幌子,實際上卻是誘導受害者參與虛假投資。他們可能聲稱自己是投資專家,擁有獨家內幕消息,並承諾受害者只要投資,就能獲得豐厚回報。受害者一開始可能會收到少量利潤作為「甜頭」,但當投入大量資金後,騙徒便會消失,導致受害者血本無歸。

保持理性聽取親友意見

很多受害者因為對對方產生了感情,所以即使家人朋友提出疑問,他們仍會選擇相信騙徒。因此,在發展網上戀情時也別「瞓身」過度投入,應保持與親友的日常溝通交流,當對方提出可疑請求時,先與信任的人討論,而不是急於回應。

守網者分享,在付款前可以先到「防騙視伏器」,輸入賣家店名、網址、電話,評估風險。

避免中伏3招

無論對方的故事多麼真實,千萬不要輕易向網上認識的人匯款或透露銀行帳戶資訊。特別是在短短幾週或幾個月內就提及金錢問題的情況下,更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同時,警方推出的「防騙視伏器」可讓用戶輸入對方的電話號碼、社交媒體帳戶或收款帳戶,進行風險評估。如果對方的資訊曾被舉報為詐騙,系統便會發出警告,幫助用戶避開潛在風險。

很多受害者因為與對方產生了感情,所以即使家人朋友提出疑問,他們仍會選擇相信騙徒。因此,在網上戀愛時,應該與親友保持溝通,當對方提出可疑請求時,先與信任的人討論,而不是急於回應。

如出玩Deepfake換臉騙案,亦可用deepware幫手檢查:

資料來源:Facebook@守網者

正在加載